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一江山岛战役,是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在浙江省一江山岛进行的战役。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发动攻岛作战,此为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斗历时两天,至1月19日2时,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生明阵亡,副指挥官王辅弼被俘,其余守军阵亡500多人,遭俘500多人。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屏障,被迫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逃往台湾。;中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余部队退据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台湾国民党当局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护卫台湾的屏障,反攻大陆的跳板,袭扰大陆的基地。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所据守的岛屿,经过几年经营,已构成防御体系,其防务由“大陈防卫区司令部”组织实施,刘廉一任总指挥。守军主要是美械装备的第46师和6个突击大队,还有10余艘海军舰艇经常在此海域游弋,总兵力达2万余人。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岛组成,。据守一江山岛的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下辖突击第4大队、第2大队第4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守军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三道阵地和四层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1954年5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了东矶列岛、头门山、田岙、雀儿岙等岛。此后,华东军区鉴于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如攻占一江山岛,必能击中要害,沉重打击和震撼大陈岛守军,因此决定先攻占一江山岛,再取大陈岛,然后相机攻取其他岛屿。中央军委7月11日批准了华东军区的作战方案,并指示以海、空军轰炸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解放浙东沿海全部岛屿。7月下旬,华东军区确定参战部队为陆军第20军第60师1个团又1个营、地面炮兵1个多团、高射炮兵1个多团、火箭炮兵2个营,海军舰艇137艘,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共12个大队184架飞机。8月,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指下设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指挥所,还成立了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和政治工作组。领导机构组成后,即组织各参战部队加紧进行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包括动员教育,侦察敌情,拟制三军协同登陆作战计划,进行军种分训和三军合练,扩建机场,抢修舰艇,调集物资器材,组织通信、气象、测量等各项保障。地方党政机关大力支前,、征集5900副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上海市动员110名海员、抢修77艘舰艇。在作战准备过程中,浙东前指还特别重视隐蔽作战企图,如对大陈、一江山、披山、渔山等岛进行不规律的轰炸和炮击,以一部兵力对披山方向实施战术佯动等。12月2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为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这一侵略性、非法性条约的严正立场,华东军区浙东前指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在条约出笼前后(1954年11月1日~1955年1月10日),按照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第一阶段计划,从空中、海上对战场实行了封锁。海空军出动飞机226架次,海军鱼雷艇击沉敌护卫舰“太平”号、坦克登陆舰“中权”号、炮舰“洞庭”号,击伤舰艇7艘,击落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