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上帝在罪与罚结构体系中的再重建
[摘要] 世言有因必有果,有恶必有报,有罪则必有罚。罪与罚的因果之联是上帝在人类世界设定的无形约法。因为有罪的惩戒才会有向善的结果,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直到约拿用正义之说质问上帝的仁慈,用罪罚之言审视上帝的公正,罪与罚的结构体系在此被再重建。
[关键词] 罪;罚;公义;爱
当我们过分强调爱而失去真理的原则时,就会放任自流,失去属灵的权柄;若过分强调公义而没有怜悯来挽回人,又失去了神的爱。①神的慈爱与公正在《约拿书》这一章节中通过约拿犯下的错与之后得到的醒悟这一过程向我们展开。约拿以为的不可饶恕的罪,以为的不能挑衅的公正,为何在上帝眼里成了自己的错?为何罪恶之城尼尼微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与原谅?
实际上,《约拿书》是在爱与真理问题上的最佳诠释,是上帝在罪与罚结构体系中的再重建。上帝与先知约拿两大矛盾主体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寻求统一是《约拿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圣经》中自由意志与上帝谕旨一大主题的鲜明阐释。
一、约拿的自由意志与上帝的谕旨
《约拿书》,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耶和华的话临到约拿,神谕是不应该被质疑和反抗的。但上帝给予人的自由意志与自主选择的权利,有着个人意志的先知约拿因为自己的原则而选择了反抗。
约拿是耶和华委任给尼尼微传递信息的先知,但约拿违背上帝的谕旨,想从服务上帝中逃离出来。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同时也要求人遵守自由意志的自律法则。人中断上帝对人的美好意愿虽是出自于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但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接受上帝的审判和惩罚。约拿违命渡海,狂风掀海,神的怒气威慑约拿,被吞鱼腹。人只有在绝境中才会真实的悔悟,约拿先知亦如此。在地域深渊呼唤上帝的名字,语言上的共鸣嵌入这个祷告,为了回应这份祷告,上帝命令大鱼把约拿吐到干地上。故事出现了转机,约拿接受上帝的神谕告知了尼尼微人,他们信奉上帝遵从上帝的旨意。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便不降灾祸于他们了。这事约拿大大不悦,很气愤亚述人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惩罚,他认为犯错就该受惩罚,上帝的原谅让他愤怒。矛盾主体存在于上帝惩罚与仁慈之间,但约拿是神圣正义的拥护者,上帝的方法与约拿的立场相背离,他认为上帝的仁慈妨碍了所谓的正义,没有相应的原则,有罪的人永远得不到惩罚。此处是《约拿书》的高潮部分,罪与罚违背了常规的审判标准,上帝做出与常规逻辑相悖的抉择,为何同样性质的索多玛城受罚而尼尼微城豁免?是上帝变仁慈还是道德审判标准变了?最后,故事出现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因为上帝安排在约拿身边的一颗蓖麻,约拿从自身的体悟中感受到上帝作为慈父所有的对尼尼微城的矛盾心理与难择之情。约拿最终认识到改邪归正是能够得到宽恕的。而先知的真正责任,是让人们革新改变。上帝的说服使他的认识得到升华,抛弃了狭隘自私的民族观,弃绝了排他心理,勇敢而真实地记载了自己这段生活经历,作为警诫他人的宝贵教训。
二、上帝的爱与人的自由
上帝让人有自由,是为了让人能够自愿而不是被迫的接受与付出爱,如此才能在人身上培养出成熟的性情与品格。神对世人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在人犯罪并恶贯满盈时,神还给人留下最后的机会,一旦罪人转离恶行,神就转意不降所说的灾。
骄傲为“七宗罪”之首②,是人类的原罪及其他罪恶的开端,同时也是上帝给予人类自由选择权利的一
《约拿书》:上帝在罪与罚结构体系中的再重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