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我们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的?
我小时候,父母告诉我,只要学习好,其他你什么都不用管。当然除了做人的基本伦理。他们是对的,但不全对。他们的经验里也包含了很大的不平衡:第一,生活很丰富,其他事情也是重要的,需要的能力和训练很多,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第二,这传递着对自己的生活的看不起。
他们不太懂得爱自己,更不懂得什么叫“活在当下”。他们的生活大部分是活在未来和过去的。问题在于,现在我慢慢懂得爱自己,慢慢体会着活在当下,我是怎么走到这儿的?我怎样从那个村子那个家庭的小孩成为今天的我呢?
很快,我内心再次想起那个曾经出现过的声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去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父母角色很重要,但孩子究竟怎样,这其中还有很丰富的、很未知的变数,那就已经不是你的戏了。
仔细看一下我们自己,能很明显地看到我们受到父母很多影响,当然,有些影响我们还未清晰地觉察到;但另一件事也很明显,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其实是一部宏大、漫长的交响乐,父母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是一部分。或许有人说,那是一部分,但那是基础的一部分,先决性的一部分,后来所有的影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其实,七八年前,我也常说这样的话,很多人也这样强调:3岁决定一生,家庭教育决定一生,四年级决定一生,高考决定一生,和谁结婚决定一生
……No!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什么叫决定?决定意味着不能改变,而事实上,生命随时可以按照我们的期待改变,我很同意萨提亚说的,人天生适合学习和改变。
请相信孩子的生命力
现在父母的很多焦虑和压力来自于他们以为他们在决定孩子:如何教导孩子,为孩子创造什么条件,都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他们害怕该做的没做,很懊悔或者担心犯错,他们害怕孩子脱离自己设想的轨道,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引导好孩子……当然,你知道,这样的思路都是没完没了的。
我一个朋友去给小模特海选做评委,现场有个小女孩又快乐又温和,她妈妈不停地批评她“动作太难看了”或是“你别管我干什么,你自己好好练去”,小姑娘依旧快乐而温和,不抵触,不低落,微笑着继续走台。朋友看着很心疼,她有两方面的担心:如果选上她,妈妈以后会不会变本加厉地冷酷严厉?不选的话,孩子会挨多少数落?
她把这件事发在微博上,我就说:别管那么多,该选谁就选谁吧,孩子的生命力很强,我们的生命力也很强,承担得起很多父母的不足的。这样说的时候,我想到我朋友的成长,她的父母离婚,妈妈有被害幻想,用金钱来获得安全感;而我的朋友婚姻和谐,朋友多多,很少指钱说事。
如果你细看的话,每个孩子都在发挥着他们的生命力,他们自己会想办法看怎样活得更好,选择他们喜欢的,他们还会从父母身上吸取教训,从家庭之外的广阔世界中学习,他们在受父母影响的同时,自己生长着。只要父母能了解到这一点,就不至于用焦虑压自己,用焦虑紧孩子。
不是“为他做”,
而是“让他长”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我觉得,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为他做”,而是“让他长”。我不是说不需要“为他做”,这是需要的、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他长”,让他按自己的样子长。
刚才我们谈到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也不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父母的影响因为比较早,因为正在孩子自我形成的关键期,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可是这个基础之下还有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