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探索.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悉心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必要性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极大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关键词:刘少奇;马克主义大众化;宣传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组成成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观点。他一生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极为有效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1951年5月23日刘少奇在《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中写到:“我们在广大的范围内宣传了马列主义,使马列主义的原理通俗化,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很困难的工作。把马列主义原理拿到中国人民中间,特别是拿到中国劳动人民中间来宣传,来实践、来应用。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能接受。”[1]这一番话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精辟概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才会取得胜利。“理论掌握群众”是对刘少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的准确理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拿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被人民所接受、掌握,革命的理论才会变成强大的理论武器。通过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应用、发展,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二、,在其基本理论中就要求理论与实践要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所以就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把马列主义教条化、主观化。对党内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和“重理论,轻实践”这两种观点刘少奇都给与了批判,认为他们都没有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所以马列主义就必须回到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去,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就需要在广大劳动群众中宣传马列主义,使人民了解它、掌握它。随着对马列主义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就会被绝大多数人所了解,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入贯彻。刘少奇要求党员干部要尊重、信任群众,不能命令群众、包办一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先当群众的学生,然后在当先生。只有搞好党群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宣传马列主义。刘少奇在《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还写到“要使群众认定我们党,我们的同志是他们的领袖,并且愿意跟随我们去进行决死的斗争,就需要我们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过程。”[2]所以要想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也要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了解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只有这要才能更好的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这是党

浅析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