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品味只为了发现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靖江市实验学校沈炀
《姥姥的剪纸》一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通过这剪纸的高超技艺,姥姥那纯朴、善良、热情的形象,以及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似在我们眼前清晰、丰满起来。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来。读着语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风民情迎面扑来。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文字,走进姥姥的剪纸艺术世界,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用心品读语言文字,在鉴赏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对文中具有浓浓的北方风情的词句表达效果,有所感悟,并对习作语言表达有全新认识。由此,品读、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鉴赏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表达是教学重点。
教学本课,我尝试了从姥姥的“剪纸”入手,也花了较多课时,只为走进那片开阔的草地,和学生一起慢慢品味,发现情,体味美。
一、先体会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剪纸”这个题眼,自由阅读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介绍了姥姥剪纸作品。
“喜鹊登枝”便完成了。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这些作品以什么居多?为什么?
姥姥为什么会剪这么多牛和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总是缠着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可见我非常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作品究竟有什么魔力,使我总是缠着姥姥剪这么多牛和兔?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见,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姥姥的剪纸除了“我”很喜欢,还有其他人喜欢吗?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
“开口求剪纸的人乐颠颠地走了。”
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我还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细微处,深感剪纸之难,由此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再加上《卖油翁》、《庖丁解牛》等故事的补充,更增加了学生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理解。学生对姥姥高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4922429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