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
五禽戏功法诞生、概念、发展、作用、神韵及功法风格特点
五禽戏传说
五禽戏完整示范
五禽戏手型和招式动作
五禽戏歌诀
五禽戏功法诞生、概念、发展
诞生:西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人体欲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吴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病,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概念:“五禽戏”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将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某些动作提炼出来创编而成的中国传统套路健身操,是一种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功法。
发展: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不同流派,各有不同,共计三种。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另外还有新编五禽戏,1982年新编五禽戏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想全国推广。2011年6月10日被收录进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禽戏功法作用、动作神韵及功法特点
功法作用:符合中医理论,五禽秉性特点配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既有整体的健身作用,又有每一戏的特定功效。
动作神韵: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
功法特点: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
五禽戏传说
传说:
华佗著名弟子吴普,有一次华佗带着他出外采药,回到家就病倒了,华佗就去给他看病,到那儿一摸脉,六脉和平,一点病没有。华佗心中有底了。说:“人要想身强体壮,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最有效的办法是劳动锻炼。"
吴普听了这番话,他心中暗想:噢,我说师父身体咋恁强壮,原来他有长寿的‘秘诀’,想到这里兴趣来了,忙问:“老师,能教给我吗?”
五禽戏传说
华佗说:“当然可以,我教你的是五禽戏。五禽戏实际上就是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一是虎,按虎的动作炼其四肢;二是鹿,按鹿的动作炼其颈部;三是熊,按熊的动作炼其腰椎;四是猴,按猴的动作炼其关节;五是鸟,按鸟的动作飞炼其胸腔。
吴普得到华佗的传授,于是天天练了起来,练呀,练呀把身体锻炼得由弱变强活到年近百岁,他把此法又传给了许多人,凡学会了”五禽戏“的都成了百岁老人。
五禽戏完整示范
五禽戏手型和招式动作
手型: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
招式动作:每种动作分为两式,如虎戏分为虎扑和虎举,鹿戏分为鹿抵和鹿奔,熊戏分为熊运和熊晃,猿戏分为猿提和猿摘,鸟戏分为鸟伸和鸟飞。
五禽戏手型-虎爪
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健身气功五禽戏整理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