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长者折枝”析疑.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长者折枝”析疑
摘要:《孟子·梁惠王》上篇中“为长者折枝”一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历来人们对“为长者”和“折枝”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我们结合前人的研究,通过考证认为,“为长者”应读作“为(wèi)长(zhǎng)者”,意思是“为长辈”、“替长辈”。“折枝”就是按压、磋磨手指之类,东汉赵岐“案摩折手节解罢枝”的解释是可信的。
关键词:《孟子》为长者折枝按摩
《孟子·梁惠王》上篇中《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课程必选的篇章。该文讲理、辩论脍炙人口。文中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间的区别时,孟子举例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其中“为长者折枝”历来解法不一,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也不便于教学。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有两个难点:一是“为长者”难解,二是对“折枝”的理解有分歧。下面分条论述、析疑。
一、关于“为长者”
对“为长者折枝”一句的解释重点在“折枝”一词上,古代注释家没有对“为长者”或“长者”一词有太多异议。但也正是要解释“折枝”,后代也有学者认为要解释“折枝”,就必须先要弄懂“为”和“长者”的意思。比如,早在1990年,张降龙先生就认为“为长者”不是
“为长辈”,而是要读作“为(wéi)长(chánɡ)者”,认为“为长者”要解释为“作为身材高大的人”,这样才便于将“折枝”解释为“攀折花枝、树枝”。[1] 。
古代的确称人身高时可用“长短”一词,也的确有“长人”、“短人”之说。如《墨子·大取》云:“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其貌同者也。”孙诒让《墨子间诂》引俞樾曰:“‘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当作‘长人与短人也同’。”又《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然“长者”未必就等同于“长人”。退一步讲,就算“长者”可以指“长人”,那么句中用“长者折枝”就足以说明问题,又何必多出一个“作为”之“为”?岂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这与孟子的“词不迫切,而意已独至”的语言风格又不符。另外,长者,就是年长的人,未必要解释为道德高尚的人。
显然,为了解释而解释,非但“折枝”未通,“为长者”反而把事情搞复杂了。我们认为“为长者”按一般读法读作“为(wèi)长(zhǎng)者”即可,当解释为“为长辈”、“替长辈”。
二、“折枝”析疑
关于“折枝”,历来的注释无外乎三种:一是“折草木之枝”;二是“屈体行礼”;三是“按摩”。后学者的研究也多对这三种解释或支持、或反对、或演绎。有持一种观点的,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枝,通肢。折枝,指按摩。”也有持两种说法者,如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折枝:折取草木之枝;一说枝通‘肢’,按摩肢体。”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等;当然也有主一说,同时附另外一说或两说者,如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长者按摩肢体。或解为对长者曲折腰肢,如今之鞠躬。又有解为替长者攀折花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还有将三说并列者,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等。下面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三种注释加以解析。
(一)“折草木之枝”说分析。这种观点源于唐代陆善经《古经解钩沉》卷二十六引《孟子·梁惠王》:“折枝,折草树枝。”南宋理学

“为长者折枝”析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