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风采
【摘要】本文主要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涉及到的“小实验”的意义、作用、特点、具体实施方法,意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轻松的学习初中物理,物理小实验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课堂上、课后甚至在家里开展。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工具,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在亲历亲为中提高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学生观察操作都比较自由,容易触发其创新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实验兴趣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精髓,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自己七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日常生活器具创设小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以下是我根据这几年的物理一线教学总结出来的适合初中学生的小实验。
一、有趣的“覆杯”实验: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本实验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请几位同学分组进行实验比赛,参与者跃跃欲试,观看者兴趣高涨,实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随之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整节课的气氛非常激烈。通过这个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
二、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我在兰州市教学新秀比赛时用这个实验导入新课,先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介绍了一下,问:“想不想看看马德堡半球?”学生齐声说,想呀!我又问,要不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喊声如雷:要呀!!于是,在学生充满期待的眼神下,我拿出两个半球,让两个学生用手合拢半球,然后请一位同学用抽气机抽出其中的空气,学生争着要上来拉球,考虑到实验效果我请两位力气较大的同学相反方向去拉这两个半球,发现用了很大劲也没有将半球拉开,从而分析得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这个实验的特点在于器材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要得出的实验结论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实验仪器拿出后学生就已经非常兴奋了,很多同学争先恐后的要尝试,整个实验的效果非常好,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中,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物理教学教学活动,并专心致志地学习物理知识。
三、纸锅烧水
在讲到汽化这节课时,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纸锅烧水,上课时我对学生神秘地
我的教学风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