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华为的成功首先在于,将“秀才”造就成具有同一价值观和统一意志的“战士”,同时又避
免将“战士”扭曲成“奴才”。
视野、意志、品格 -------- 任正非送给年轻人的人生格言
由荆棘丛生的荒原构成的中国商业世界,更需要雄心勃勃的梦想者与开拓者
华为没有成功,只有在成长
危机感常在
无论发展怎样,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始终不能回避的:
1 、 不能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2 、 市场只靠纵向产品不够
3 、 高利润和模块化产品可能带来困境
任正非说: 10 年来我天天思考的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
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 10 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
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盛世危言
让听得到炮火的人作决策
任正非是一个敢于自我否定并把自我否定作为一种领导者关键气质的人
没有安全感才是内心得以强大的好事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组织的才智粘合起来
在一支队伍中,个人能力突显各异的团队往往会负于个人能力平平但整体能力突显的团队
华为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整体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就是任正非穿透企业纷繁复杂表象的深邃思想力
企业成长动力来自于矛盾
实践是痛苦的
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竭智:绞尽脑汁去思考
竭力:冲锋在前
繁荣常常是透支了未来,美丽的玫瑰总是生长在带刺的枝头。
盛极而衰,不一定是必然规律。但红得发紫(木炭)总会成灰。
华为在过去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 通过自我批判统一了思想和步伐, 构筑了独特的自洁机制,
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支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
开放、妥协、灰度的管理哲学
华为“葵花宝典”: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支持艰苦奋斗 + 开放、妥协、灰度
以客户为中心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方向; 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 以
奋斗者为本是驱动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活力源泉,是保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对内的生态环境,核心是唯客户至上,还是唯领导至上?
全球员工内心中要确定最重要的领袖是客户, 而不是你的直接上司; 你的收入取决于对客户
的贡献,而不是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与周边关系。
华为的过去,不说明未来。西方垮掉的大公司,都曾经有过美好的过去。华为应格外珍惜过
往的积累,长期坚守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不走样。唯如此,才能在日
趋动荡的全球市场艰难前行,岿然不倒。
开放,必定充满着阵痛
我们不想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我们不得不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路上!
企业不能适应变化,以柔软的身段去创新和提升,溃败及没落是必然的
固然,国家的进步、制度的变革是重要的,华为不可能“揪着自己的头发冲出地球”
悟道、布道、践道、殉道
思想家与精神病人的相同之处在于思想细胞的高度活跃, 区别则在于前者善于管理自己的妄
想,而后者永远不能约束自己
变化是永恒的,所以观念也要随之改变,思考一刻也不能停息
思考是孤独的、实践是痛苦的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在华为,坚决提拔那些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的员工;坚决淘汰那些眼睛盯着老板,
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 前者是公司价值的创造者, 后者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奴才。 各级干部要
有境界,下属屁股对着你,自己可能不舒服,但必须善待他们。
如何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公司定位,这管理者定位,为公司的产品定位
客户永远只向那些真诚地提供优质、低价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付出
企业 = 创造顾客
苹果公司的成功不是技术, 不是产品, 是乔布斯那永远贴近人性、 贴近客户的敏感而偏执的
灵魂
彩虹乍现之后一切照旧,甚至更加黯然失色
市场演变如戏剧般残酷
春花烂漫,瞬间迎来遍地黄叶,一个变化快于变革的时代真正降临了
机会主义:盛有毒酒的金杯
市场机会主义的背面就是机会不可能二度降临到同一家公司、 同一个人身上, 一切还得靠企
业自身的强大
创新就是在消灭自己,不创新就会被他人消灭
远离资本力量的诱惑与控制, 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催肥一个企业和一批创业家, 但也能够轻而
易举地催毁它和他们的“虚幻的成功”。正如佛典中所云:爱欲于人,犹如逆风执炬,必有
烧手之患
活下去是根本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客户需求导向,是指理性的、没有歧变、没有压力的导向,代表着市场的真理。有压力、有
歧变、 有政策行为导致的需求, 就不是真正的需求。 我们一定要区分真正的需求和机会主义
的需求,我们要永远抱着理性的客户需求导向不动摇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