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摘要] 张爱玲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众多姿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在她的笔下,这些男性都是扭曲和残缺的,他们或是在权威家庭中缺席,或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去势和弱化状态。张爱玲对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和否定,彻底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反映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关键词] 张爱玲;男权;消解;男性观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勇敢、刚毅、坚强、权威的象征。在张爱玲的笔下,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却受到了无情地嘲讽和否定:他们大多都是身体残缺或精神残损,他们或是在权威家庭中缺席,或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去势和弱化状态。张爱玲作品中对男性形象的颠覆,彻底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反映出张爱玲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一、对传统男权中心地位的消解
1、男性主体地位的缺失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在家庭中本应掌控统治权力的“丈夫”或“父亲”却处于缺席状体,一般都是女性家长在家族中掌握了话语权。如《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太,在家中掌握着治家大权,象征着至高的权威。儿媳们早上给她请安和一起吃早饭的排场就可以看出她在这个家庭中高高在上的姿态。“众人连忙扯扯衣襟,摸摸鬓角,打帘子进隔壁房里去,请了安,伺候老太太吃早饭。婆子们端着托盘从起坐间里穿了过去,里面的丫头接过碗碟,婆子们依旧退回到外间来守候着。里面静悄悄的,难得有人说句话,只听见银筷子头上的细银链条颤动。
”[1]曹七巧更是把女性在家中的掌控权提升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她控制着儿子的婚姻,逼死了儿媳,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在这个狭小的、密不透风的生存空间里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这些作品中男性主体地位在家庭中的缺失,由女性行使着实际的“家长”权利,体现了张爱玲鲜明的女性意识。
2、男权中心地位的去势和弱化
张爱玲的作品中,更多的是通过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主体地位的去势和弱化来否定和消解男权的中心地位的。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些男性形象要么是病病怏怏,没有健康强健的身体;要么是畏畏缩缩,没有独立健全的精神。他们在社会上没有能力去创造历史,改变世界;在家庭中不愿供养妻儿,承担起家的责任。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在张爱玲这里已经逐渐的被边缘化。
身体残缺的男性形象如《金锁记》中的姜二爷,天生的残废畸形,常年下不来床,曹七巧说他是“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1]在家中全靠祖宗留下的遗产维持着自己没有生命的肉体,根本没有了男性的权威和尊严。类似的男性形象还有《怨女》中的姚二爷、《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等,他们都是在身体上残缺、在家庭中处于去势状态的代表。
精神残损的男性形象在张爱玲作品中比比皆是,有靠家产坐吃山空、自私无能的遗老遗少,如《金锁记》中的姜长白,他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年纪轻轻就学会了逛窑子、赌钱、抽大烟,当七巧虐待寿芝时他麻木不仁,无力也无心保护妻子,甚至在七巧的挑唆下还拿自己和寿芝的房事取乐。还有一些风流成性、不负责任的洋场阔少,如《沉香屑
――第一炉香》的乔琪乔,他是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血统的杂种,整日不学无术,混迹在交际场上。在爱情上不愿付出一点真情,当葛薇龙决定卖身养夫时,乔琪乔为了继续过奢华的上层生活而答应结婚,但早已盘算好了,等她年老色衰挣不来钱时,就找个犯奸的证据甩了她。
这些或身体残缺或精神残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