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上京周边部分建筑址及陵墓址概述.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7 卷第 3 期哈尔滨学院学报 Vol. 27 No. 3
2006 年 3 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Mar. 2006
[文章编号]1004 —5856(2006) 03 —0001 —06
金上京周边部分建筑址及陵墓址概述
伊葆力
(北京市文物局大觉寺管理处研究部,北京 100095)
[摘要]对金上京周边建筑址及陵墓址进行考证,对于研究辽金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章作者
历时一年,实地考察了金代(1115~1234 年) 上京会宁府故址周边的金代遗迹,对部分建筑址、陵墓址和
驿路遗迹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并进行了初步考证,为进一步研究辽金史提供了详实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金上京;建筑址;陵墓址
[中图分类号] K246 [文献标识码]A
自 1995 年 5 月始,笔者同友人那海洲一球,并允许百姓观看助兴,所以皇武殿也称鞠
起,曾对金代(1115~1234 年) 上京会宁府故址场。中元即旧历七月二十五日,在内殿拜天,内
周边地区的金代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历时近一殿也是宫中之殿,当时指皇极殿(或乾元殿) 。
年。其间对金初的一些建筑址、陵墓址和驿路重九是旧历九月初九,这一天要在郊外拜天,金
遗迹作了调查记录和初步考证,现将所见概述代拜天的仪式比较简单,把一只木船的大盘子,
如下。漆成红色并绘上云鹤纹,盛上食物等各种祭品,
放到一个三尺高的木架上,然后把皇室宗族召
一、祭天坛址
集到木架前,举行拜天大礼,有时也修筑高台专
距黑龙江省阿城市金上京故城正南 3. 5 公为拜天而用。遗留到现在的祭天坛就是重九日
里处,有一座圆形土阜,周长约二百五十米,高的京城郊外祭天场所。民间相传此坛为“斩将
约十四米,顶部半径约八米,内略平,为黑土堆台”“、点将台”,都无据可考。
积,周围有少量小块金代砖瓦残片。其顶部呈郊祭之礼,始于金太宗天会初年《, 金史》中
馒头状,当年可能有过简易建筑,从一些断面可曾有“太宗即位,乃告祀天地,盖设位而祭”的记
看出,土阜为夯土版筑,为人工修筑。这座大土载,但是新民屯的郊祭坛不可能是金初修筑的,
阜,应系金初的祭天坛。因那时尚未修建上京都城。据《金史·百官志》
女真人受契丹的影响,有祭天的风俗《, 金载,皇统三年正月,始设太常寺,并设置了太庙、
史·礼志》记载“: 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廪牺、郊社等机构和官员。由此推想,附近的郊
九日行拜天之礼,重五于鞠场,中元于内殿,重祭坛应是金熙宗时所建;而海陵天德以后,郊祭
九于都城外。”每年的旧历三月初五为重日,在分为南、北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据此,可推
鞠场(球场) 即皇武殿祭天。大定二十五年定此处正是金之祭天坛遗址,是重要的金代礼
(1185 年) 金世宗巡幸上京时, 曾在皇武殿击制文化遗存。
[收稿日期]2005 - 10 - 11
[作者简介]伊葆力(1952 - ) ,男,满族,黑龙江阿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辽金史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 年

金上京周边部分建筑址及陵墓址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