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smilence
古语有云“吃一堑,长一智”,意思很简单,凡事吃了一次亏,就不要再吃第二次了,栽了一次跟头,就不要再掉坑里了。一直以来,我们都追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境界,希望借别人的经验来解决自身的问题,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甚至历史也很骨感。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话说南宋初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完颜宗弼,这个完颜宗弼又叫完颜兀术(zhu第二声)也就是《岳飞传》里的金兀术,金国人认识到自己不善水战,从北往南直取南宋很困难,因为需要打过天堑长江去,所以决定从西往东打,也就是先攻下蜀地,然后再顺江而下,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金兀术带着他的十万金兵企图打通入川门户,南宋守将是与岳飞武功相当的吴玠,他先是用床子弩击溃金军的骑兵,然后又断了金军的粮道,最后趁其筋疲力尽,搞了次夜袭金营,金军顿时溃败,金兀术大哥拔腿就跑,他担心被别人认出来,就拔出佩刀,把胡子给割了。说到这,你是不是想起了某个熟悉的场景,在一个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的夜晚,一个人神色慌张,他割了自己的胡子,脱了自己的红袍,骑着匹马,落荒而逃,我们都想到赤壁下那个失魂落魄的曹操。同样是战败,同样是深陷重围,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样的巧合总会让人会心一笑,金兀术应该是没读过三国,情急之下竟完美地向经典致敬。
你会觉得这完全是巧合,纯粹是出于本能,就像摔倒前的双手撑地,打喷嚏时的双目紧闭,没错,这一幕只是简单的相似,只是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这种相似的喜感、神秘感,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们把时间往后拨二百年,来到元朝末年,那个战火纷飞、豪杰并起的时代,汉王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与朱元璋决一死战,准确的说是六十万水军对抗二十万水军,当年的水军还不是烂货的代名词。交战之处,朱元璋就抓住汉军战船巨大,灵活性、机动性差的弱点,由徐达为先锋,采取狼群战术,也就是从不同角度攻击汉军的巨舰,汉军损失惨重,前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陈友谅痛定思痛,第二天夜里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作战经验,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必须保证集群突击,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步调一致,于是他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用铁索将战船全部连起来。这样一来,船是连成一体了,似是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上堆砌了一座小岛,一座永不沉没的小岛,结果却上演了比泰坦尼克还要悲情的一幕,朱元璋同志只用了七艘满载芦苇火药的小船就解决了这个看似艰难的问题,乘着东北风,七艘小船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向那茫茫船海,给陈友谅带去了火的热烈、光的耀眼、最光亮的毁灭,连成一片的战船根本无法调度,一只接着一只,即使想要掉头逃命,也会因为左右受到牵制而无法动弹,面对
不断逼近的熊熊大火,陈友谅的整支战队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我想最无助、最绝望的事不是遭到毁灭,而是明知即将毁灭却无能为力,汉军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境地。这一战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局势,朱元璋最终取得了胜利,陈友谅则成了箭下亡魂。
这一战几乎是赤壁之战的翻版,朱元璋和陈友谅简直是天才级导演,参战人员全是天王级影帝,每一个镜头都是一遍通过,每一句台词都是应景而生,每一个动作都是随机应变。曹操早就深受连船之害,陈友谅为何还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不归路,原因无非有两点:第一,汉王陈友谅对历史不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njian401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