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收取“拥抱费”折射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等
幼儿园收取“拥抱费”
折射学前教育发展问题
12月8日,网友“浪漫红尘”在江苏扬州一知名网站发帖,质疑江都区商贸幼儿园以提供“拥抱”服务为由强收80元费用。10日,商贸幼儿园园长表示,网友的说法不太全面,这80元不是“拥抱费”,而是“精品教育费”,拥抱只是精品教育服务中的一项。而江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该幼儿园的这项收费属乱收费。(2012年12月11日《扬子晚报》)
【点评】在谴责某些幼儿园见钱眼开和师德下滑的时候,还应该深究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且主要倾向于公立幼儿园,致使部分公立幼儿园仗着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地位而心存“傲慢”——费用我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你爱来就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加大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满足不同消费能力家庭的学前教育需求,实现优质教育基本均衡,让幼儿家长的选择多元化。
不要轻易对“家长护卫队”
持否定态度
12月20日,山东济南舜耕小学校门口,一支由学生家长组成的“护卫队
”在校门口执勤,为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保驾护航。据了解,为了保障校园安全,该校专门成立了“家长护卫队”,每天都由家长轮流在校门口执勤,为校园安全筑起铜墙铁壁。此举被舆论评论为“无奈”“心酸”。(2012年12月21日中国新闻网)
【点评】对于这则事件,很多评论都把矛头指向政府和学校,认为是二者失职才导致了这种“无奈”“心酸”的局面。诚然,在校园安全中,政府、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良性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学校应该加大力度保障校园安全。但其中,家长也不能缺席,保障校园安全需要多方合力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该校的做法或许过于“出格”,但未尝不是家校合力的一种体现。所以,媒体不应轻易对此持否定态度,与其冷嘲热讽,不如正视问题,为校园安全多支招,营造良好的保障校园安全的舆论氛围。
“录音笔事件”背后是信任危机
两岁的儿子似乎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为了“搜集证据”,孩子妈妈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口袋里让他天天带去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园长不无感慨地说:“自己从教2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而此事被发到网上后,不少网友感慨:“难道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也要上演谍战剧了吗?”(2012年12月13日《燕赵都市报》)
【点评】这则“录音笔事件”凸显出的最大问题是信任危机,因此我们要认真反思两个问题:一是这种隔阂和不信任从何而来,二是家校关系如何才能变得和谐。近段时间舆论频传教师暴力事件导致了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加上学校与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了家校关系紧张。学校要得到社会、家长的信任,除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实现开门办教育,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状元种地”折射出国内普通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混淆不清
29岁的小伙郭可江在河南范县甚至濮阳都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2004年,家境贫困的他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然而,郭可江的“闻名”还不止于此,大学毕业三年后,他放弃了在北京的优越工作,回乡种起了蔬菜,当上了农民,他的举动再次轰动一方。如今,他种地种出了名堂,成了远近闻名的年轻富翁。(2012年12月14日深港在线)
幼儿园收取“拥抱费”折射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