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枝枝叶叶总关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枝枝叶叶总关情
摘要:语文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始终贯穿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情感;语言;情境;朗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66-02
"文以载道,情为心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备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的激情:有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文学世界。面对这个璀璨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应始终贯穿情感教育,展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中挖掘深刻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充分展现其生机和活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许多著名的语文教育教学专家更是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教师虽然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有诗人的豪情;教师不一定是画家,但应具有画家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眼睛;教师不可能都是音乐家,但应有音乐家的柔情。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思维的火花。比如教学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教师自己得充分感悟和体验到李白豪迈不羁的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
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才情,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语文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内外的知识,博采众长,广纳百家,用他人丰富的经验来使自己见识更广,这样教学才会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抒作品之情,发作者之想,把课上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学生才会动情于课堂,才会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深深地喜欢这位老师,喜爱他或是她所上的课。教师也才能从中收获到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

语言是心灵的外衣,是情感的使者,是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丰富的教学语言有助于课堂的生动活泼。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的色彩明丽,有的意境深远,有的简洁自然,有的华美富丽,有的朴素……因此,语文教学语言或喜悦、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讲课的语调、语速要随文变化,高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低声如"窃窃私语错杂弹",以情动人,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进而产生强烈的情

枝枝叶叶总关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