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在原水除铁除锰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应对原水中溶解性铁、锰超标的现象,采用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强化处理S水库原水中的铁和锰,控制出厂水铁、锰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在药剂投加过程中,采用高锰酸钾和聚合氯化铝(PAC)单独溶解、并管投加的投加方式[1],并延后了石灰的投加,优化高锰酸钾的投加效果。实际生产表明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除铁、除锰效果较好,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厂水铁、锰含量均能优于国标要求。
【关键词】二氧化氯;高锰酸钾;除铁;除锰
Y水厂原水取自S水库,取水管道开口位于水库底层,灌溉用闸口附近。6月初水库间歇性开闸放水,人为破坏了取水口附近水体的稳定状态,使原水水质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水铁、锰含量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的限值范围,并且原水中锰含量很不稳定,波动较大,常规生产工艺已不能够满足除铁、除锰的需要。生产过程中无法去除的铁和锰在清水池内和二氧化氯迅速反应,导致出厂水浊度、色度同时升高,影响出厂水水质。
一、工艺改进
提高二氧化氯的预投加量
Y水厂采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使用的原料为氯酸钠和盐酸,制备的是二氧化氯和氯的混合物。二氧化氯氧化能力优于氯,可以迅速氧化水中的铁、锰离子,使铁、锰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形式,然后通过沉淀和过滤除去。在pH小于7的条件下,[3],。氯和铁、锰离子反应较为缓慢,对除铁、除锰的贡献比二氧化氯要小。
提高二氧化氯的预投加量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铁、锰的去除率。在生产试验中,提高投加量对于低浓度的铁、锰有一定的效果,对于较高浓度的铁则去除率一般,对较高浓度的锰则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三个原因:1)、水体中存在其它的消耗二氧化氯的物质;2)、铁离子比锰离子更易氧化;3)、二氧化氯本身不稳定的性质以及受开放式综合池的影响而导致部分二氧化氯损耗。在投加过程中,较高的二氧化氯投加量使水体pH进一步降低,同时在沉淀池出水中检出了较高的游离余氯,造成过滤后水中铁含量不降反升。另外,提高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氯酸盐超标的风险。因此,单靠提高二氧化氯的预投加量无法满足去除较高浓度铁、锰的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如发生器按反应效率80%计算,。
投加高锰酸钾
Y水厂由于投加条件的限制,高锰酸钾使用PAC的投加管路,和PAC一起投加于进水加药点。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原水锰含量的波动,必须使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单独可控,故采用了一只500L带搅拌机的溶解罐作为高锰酸钾的溶解和储存设备,投加设备使用一台备用PAC投加泵,并进行了简单的管路改造。
Y水厂原水中的铁离子浓度相对稳定,并且铁离子较易氧化,通过投加二氧化氯和混凝沉淀可以获得一定的去除率,但锰离子的去除效果则跟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密切相关[4]。经检测,~,~,一般稳定在0
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在原水除铁除锰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