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英语教学
【摘要】外语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和教育观念的偏差以及学生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做法,使得我们的外语教学总是存在着“误区”。我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些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误区”,学好英语这门课程,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全方位”英语;语言环境;记忆方法;民主平等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商贸活动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彼此间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出一大批适应21世纪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共同的课题。
高中学生有的有“自暴自弃”的心理和“混日子”的想法,并且由于“底子薄”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课堂纪律也很难保证。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时间长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又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变“哑巴”英语为“全方位”英语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学忆时,调动各种感官“协同作战
”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某一感官的“孤军奋战”。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怕说错而被人笑话,所以从不在课堂上发言,平时看书也只是“看”而不读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我先说明这种学习方法的弊病,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口到”,也就是学外语的时候要做到眼睛看着、心里想着、手里写着、嘴里念着。通过实践,学生感觉这种方法确实很有效,他们心里认同之后自觉地照着去做,久而久之,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英语的实用性很强,学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彼此交流
但是我们周围的语言环境限制了它的使用,给学生的感觉是学了无处可用。根据这种情况,我坚持每堂课都用英语组织教学(除非必要时适当使用母语),力求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浓厚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我认为在英语课上应竭力避免使用母语,应保持其“纯洁性”,不要弄成两种语言的大杂烩。在学生这方面,坚持让他们用英语对话、交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分角色对话,内容多样,由易到难,并且可以适当发挥,教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提示。利用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和外语的运用能力,对其他学生也是一次愉快的听力训练。
三、现在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听力教学,而听力,恰恰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另一大难关
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很少能接触到纯正的英语语言环境,在非英语语言环境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在很多方面与纯正的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别,如在语速、语音等方面。这就使得平时听惯了教师那种发音的学生,在听纯正的外语发音时,感觉很不适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余时间坚持收听英语广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坚持在课堂上用标准的英语授课,并且经常放一些英语听力磁带让学生听并跟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的英语原版片,或听一些英语原版磁带,或是收听、收看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利用就一定能
浅谈如何搞好英语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