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钟吕传道集》的修道思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论《钟吕传道集》的修道思想
【摘要】本文以《钟吕传道集》为研究对象,从道论、真仙论、环境论、阴阳五行论、方法论五个方面对该书思想进行探究。
【关键词】《钟吕传道集》;内丹;修道
《钟吕传道集》为道教金丹派的重要典籍。其思想集中体现为内丹修道思想。该书围绕修道实践组织了十八个专题。合而论之,包含有如下思想:
道论:
道家或道教之所以以“道”命名,就在于其理论的中心是“道”。道论是道家和道教的根本思想,而为其理论之基础。由于道家根本经典《道德经》开篇便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此,使“道”蒙上了一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而后世对“道”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道论。在《钟吕传道集》中,第二“论大道”集中阐述了对“道”的认识:“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这是对“道”总的介绍。之后,对种种败坏大道的“小法旁门”大力驳斥,以斥邪归正。进而具体介绍大道的生化过程:“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于一道。道生二气,二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
”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最终将“道”落实到人身上来,因“人”为修道实践的主体。可见,该书论论不忘修道,句句不离实践,实为真正修炼之指参。
真仙论:
詹石窗教授认为,道教的宗旨在于“延年益寿、得道成仙”。而李刚教授认为,道教生命伦理学以“劝善成仙”为主题。“仙”为道家、道教理想的人格模型。“成仙”为道教修炼的最终目标。道教始终与神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道教的神仙传说层出不穷、数不甚数。从《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到刘向《列先传》、葛洪《神仙传》里的神仙能人,到近世包括《八仙出处东游记》、《封神演义》、《西游记》在内的各种神魔小说,无一不弥漫着神仙的气息。中国人的神仙情怀素得益于道教的熏染。在《钟吕传道集》中,第一论便是《真仙论》。该论先以人之生死――何得以生,何能不死,领起全论,由此亦可见《钟吕传道集》的生死观。人生在世一场,最终不免于一死而已,可不悲哉!而唯有修道成仙,方能“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作者借此勉励人们修道,激发人们阅读此书的兴趣。由此,修炼道法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人生的主要意义,而得道成仙便成为修炼的最终目的。这也是《钟吕传道集》人生观的体现。之后,向修道者介绍了系统的修仙之法,包括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之法,以及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之仙。但法虽三乘,“其实一也”,不过“用法求道”、“以道求仙
”而已。仙与道由此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说到底,“仙”只不过是“道”的人格化体现,是“道”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而已。
环境论:
环境乃修炼的天时地利。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修炼的质量,甚至决定修炼的成败。“仙境”、“洞天福地”,便是道教追求的理想修道环境。而“天地一大生命,人生一小天地”,修道之人师天地、法阴阳、则四时,以天人合一为修道的最高境界。环境为修道的重要因素。在《钟吕传道集》中,第三“论天地”、第四“

浅论《钟吕传道集》的修道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