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物论文埃比尼泽 ・ 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1. 个人简介2. . . . . . 社会城市3. 理论实践4. 理论贡献及启示5. 参考文献1.个人简介埃比尼泽 ・霍华德( 1850 — 1928 年)出生在伦敦一个经营糖果店的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5岁离开学校 ,到旧式的股票商人那里抄写来信。此后 6 年中 ,他不断地变换工作处所。 21 岁时 , 随同两位同龄朋友移民到美国。他在美国荒地上干起了农耕生计。这种用极为原始的生产方法硬从生荒中讨生活的苦斗硬拼 ,对于在城市环境中长大的霍华德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72 年霍华德迁移到芝加哥城。 在芝加哥城的 4 年里 ,霍华德找到了自己的职业 ,并且开始发现了自我。他正是从芝加哥首次接触到对私人占用土地征收附加税这种作法的激烈抨击。当时的芝加哥正实施着规模巨大的城市扩建项目 ,以及围绕这些项目展开的主要围绕着是否应当在城市的周围建造一圈更大的城市绿带的一系列讨论。后来霍华德来到伦敦。 1880 年,伦敦城区人口已达 400 万至 500 万之间 ,并且还在以前所未见的速率增长。在伦敦的这一时期生活中 ,他看到大城市病的产生, 也认真听取了各种说教和预言 ,包括改革家和激进派们的议论。 他从自己的目的出发 ,从这些主张中抽选了他所需要的成分 ,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他不相信政府会在民众远未形成舆论之前率先采取行动。 于是 ,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办集体事业的善良愿望开始 , 逐步办起一个新型的社会 , 哪怕首先从试验性规模做起。 ,并吸取西方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城市美化运动三次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 于 1898 年著《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 (明日 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而此后一直为理论的实践奔走。于 1928 年 5 月 1 日卒于韦林。2. 历史背景霍华德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帝国主义垄断阶段过渡的时代。中、小企业在垄断资本的排挤、打击下纷纷破产。工人、农民失业严重,日益贫困。大批无地农民涌向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城市人口和用地急剧膨胀,原有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大量贫民窟产生,居民住宅需求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环境恶化, 流行病肆虐……时代的现实和个人的经历, 使霍华德和当时许多爱思考的知识分子一样,十分关心这些社会问题。深思熟虑后,他的《明日 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应运而生。这本书后来成为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1902 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 田园城市1919 年田园城市和城镇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协商 ,对田园城市下了个简短的定义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 ,其规模要足以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田园城市”的中心思想是将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纳入规划体系,融环境改造与城市发展于一体,“借助”农村的优点整治城市的弊病,集合城市和农村的优点创造城乡结合的城市。霍华德设想的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人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