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五 率失真函数特性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五_率失真函数特性研究一、实验目的
验证率失真函数的极值特性,理解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信源熵及信道容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二元对称信源的R(D)函数
设二元信源U={0,1},其分布概率,
而接收变量v={0,1},设汉明失真矩阵为:
因而最小失真度。并能找到满足该最小失真的试验信道,且是一个无噪无损信道,其信道矩阵为:
要达到最大允许失真,唯一确定
此时,可计算得信息传输率
一般情况下,当时
可以计算得:二元对称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为
三、实验内容
在汉明失真测试下,画出二元对称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曲线
四、实验程序流程图
输入二元对称信道概率w
结束
输出二元对称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曲线
汉明失真信源HD
二元对称信道信源熵Hw
开始
五、实验程序
clc;
clear;
close;
w=input('输入二元对称信道概率w:');
Dmax=w;
D=0::Dmax; %汉明失真矩阵
Hw=-w.*log2(w)-(1-w).*log2(1-w); %二元对称信道信源熵
display('Hw信源熵为:');
Hw
HD=-D.*log2(D)-(1-D).*log2(1-D);
R=Hw-HD; %二元对称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plot(D,R)
axis([0,1,0,]); %调整画布大小
title('二元对称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xlabel('D');
ylabel('R(比特/符号)');
text(0,max(R),'Hw');
text(w,min(R),'w=Dmax');;
六、实验结果
输入二元对称信道概率w:
Hw信源熵为:
Hw =


七、实验分析
由曲线得出:当给

实验五 率失真函数特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138 KB
  • 时间2018-1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