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校教育的合力.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
课题类型:安徽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课题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研究单位:西二铺小学
课题负责人:薛峰
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现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天然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起启蒙和奠基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但现在家庭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水平低;有的家长对离子期望值过高;有的对孩子只管养,不管教;有的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孩子几近无人照管等等。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常使学校教育的努力付之东流。
新时期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必须打破关起门办教育的陈旧思想,积极主动地去起转变家长观念变革的重任,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教育协同力量,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工作中,学校也召开过家长会,并开办了家长学校,但由于工作方法单一,家校联系较少,家长参于率低,不能达到相互促进协同教育的要求。
课题的选取
《安徽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2001~2005年实验研究课题》是依据素质教育理论,教育体制创新的理念和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结合我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工作实际,经过深入调查而拟定的。我校作为墉桥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首批实验学校,依据“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研究”总课题进行选取分配了“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旨在提高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更好的提示教育教学规律,找到家校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同类学校提供范例。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消除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对抗。在尊重各自特征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教学知识及其教育观点、方法上缩小差异,提高家庭和学校参与对方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相互沟通、协调,产生互补、互动,使教育过程中实现情理交融,最终达到教师与家长彼此协调合作。
通过家校合作,协同教育,最终使学生和子女产生综合性影响,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题研究的依据。
政策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也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块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些教育政策为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护。
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求家、校教育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教育领域,则要求学校所有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开放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向社会。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条件。
多元评价理念提倡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不局限于老师,学生可以自评,家长、社会也可以参与其中。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要求老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和潜能,不失电动机的圆心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要善待每个学生,真正视其人人可成才,个个能成功。
②、家庭教育的意义
实践证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甚而和补充。家庭是孩子的早期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生一代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并且直接地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③、美国学者大卫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研究发现,家长在学校中渴望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角色范围可以是指导孩子或课堂辅助,到参加校委会制定学校规章等学校管理工作等等。
研究价值与意义。
家校配合密切会赢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学校与家长一旦建立起愉快的合作关系,就会赢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积极的配合。
家校配合密切会更好地促进、提高家教水平,帮助家长解决家教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改变家教现状。

家校教育的合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