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规划(2010—2012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贯彻实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强火灾防控工作, 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大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确保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区防火安全委中会有关精神,我馆特制定2010年至2012年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消防管理创新为动力,按照“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强力推进依法防控、重点防控、基础防控“三大防控”体系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筑牢具有文化馆特色的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消防形势的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努力实现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防群治局面不断巩固、全民消防素质明显增强、社会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升、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不发生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的总体目标。
三、组织领导
文化馆成立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领导小组,馆长刘春雨任组长,副馆长王小兵、王银凤和书记崔亚丽任副组长, 各部室主任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作小组其他成员。
四、工作任务
(一)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
,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
,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
(二)落实消防工作“四项责任”。
。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工作目标,并制定实施“三年”消防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各部室主任牵头、所有职工参加的义务消防安全委员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
平谷区文化馆构筑社会消防安全三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