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新闻表达情感播音员稿件语言产生感情播音感召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价值的认识,以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新闻播音注重了“大容量”的“快节奏”。这种适应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快节奏”播音应当给予肯定,但必需强调鼓动性质和感召力。新闻宣传的感召力,基点是新闻本身的社会价值和作者文字语言的表达功力。但作为广播这个以有声语言为中介,以声音形象感知宣传对象的媒体,播音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新闻宣传的效果。因此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增强新闻播音的鼓动性和感召力,是我们播音员的责任,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新闻播音员,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播音具有感召力呢?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
新闻播音员是党的宣传员,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启发教育群众的重任。新闻播音员作为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是重大的,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被人民群众看成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所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完成每一次播音任务,是新闻播音员的神圣职责。
二、深入理解稿件
播音,是以稿件为依据的再创作。是在文字稿件的基础上,经过播音员的理解、感受后转化成为有声语言反映给广大听众的一个再创作过程。这其间的转化,不仅是把文字符号用语言再现出来,而且更是情感的升华。所以,认真备稿,深入理解稿件是播音成败的重要环节。新闻稿本身不是没有情感,更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它的情感和变化比较内化,因此,它才更需要从播音上下功夫,通过播音员对稿件的深入理解、努力挖掘,使播音尽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在备稿中播音员对稿件的理解深一分,表达准确的把握就多一分。
新闻稿件尽管没有具体的人物再现,情景描写,但作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对发生的事件,由于角度和立场不同,写出的稿件有褒有贬,这就决定新闻播音必须有情。当然由于稿件的特点所至,它的情有别于通讯、故事、广告,在表达手段上自有特点。这个情,不是自我陶醉,必须符合稿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情理。要把情融于理中,使情合于理,理中含情。
新闻稿件有很强的政策性。播音员作为党的宣传员,在播音的情感处理上,一定要掌握政策分寸,褒贬适度。
比如在播出一篇客观反映社会上一些有损消费者利益的事件的稿件时,可能稿件中没有强烈抨击的语言,主要以客观的陈述为主。但作者是站在广大消费者的立场上,对这些不道德行为进行揭露批评。而这些厂家尽管有错误,但还没有达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所以,在播音处理中,感情的分寸要符合批评、教育政策,而不能像揭露重大犯罪案件那样,可采用严肃的基调,再加进批评、规劝的语气,语速平稳一些。这样播出,感情的把握就比较合情合理,并具有感召力。
三、处理好个人感情与稿件感情的关系
新闻播音的感情是播音员理解稿件后产生的符合稿件内容的情感。这个感情是有党性原则的。必须强调,播音员所代表的不是“自我”的个体,而是党的代言人。所以,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确定播音的感情。比如,拿到一篇颂扬社会上好人好事的报道,这要求播音员以对这些人物、事例由衷的赞美的情感来播讲,可是正赶上播音员家遭不幸,完全没有心情用饱满的感情来展示稿件的内容。那么,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基调呢?以个人的感受播显然不符合稿件主题,作为播音员,播音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生活中,我是我个人,我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新闻播音的感召力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