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展示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了解的新闻的有关常识。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什么是新闻?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
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真、快、简)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新闻结尾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
背景介绍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认为重要的字词。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
3、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4、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1949年4月20日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解放军三十万大军、敌军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消息二则.ppt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