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事业部(越南)改善历程
作者: 日期:
案例背景:
自2004年使用过胶机以来,已经改善了很多,这是公司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时,由于买不到进口的1K碳素纤维,我们就从别的供应商处,找了些很散的纤维回来试用。开始,手工绕线还能做出产品,但有部分碳素纤维,是在钩织机上面编好,才能做出成品。比如京瓷2FM0409B4、2FV04140A,富士施乐105CE20460、105CE20470等,由于碳素纤维比较脆,在钩织时“U”型易断,且碎毛特别多,根本无法生产。
改善过程:
1、收线机(缠线机)
改善前改善后
刚开始,一次性只能过2筒纤维,因为我们公司静电刷产品品种较多,客户也多,每个客户每种产品要求纤维硬度不一样,所以需要过胶的纤维种类、数量也多,每天加班很晚才过500克纤维,而且过出来的纤维在筒上行程很窄,不久又要换筒。效率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我们急需改善。第一次改善:更换了一个电机,做了几个皮带轮,连了3根长轴出来,这样一次性可过10筒纤维,效率比以前提高了5倍。同时,收纤维机的凸轮也换了,纤维筒缠的又多又好用。
第二次改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6筒,一次性过16筒纤维,效率从240克/小时,提高到500克/小时。以前,每天加班赶不上生产需要,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就够用,而且还有库存,效率明显提高一半。
作者感悟:
十多年前,公司十多名员工。公司发展到现在,在华东、华中、华南三个工厂就有近千名员工!国家在发达,公司在发展,做为公司的一员,我们更要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的成本才会越做越低,品质越做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真正留住客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附加值”,实现人生价值。
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让我们团结一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持续改善吧!
改善提案报告案例.xl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