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制定探析
一、引言
下载论文网
股利分配是公司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股利分配方案是股利理论、股利政策和股利形式的综合体现,属于公司的重大决策内容,具有传递公司信号的效用,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和判断,影响企业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股利分配方案不仅是公司过去经营与管理的反映,也反映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机会与信心。股利分配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公司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股利分配采取何种股利形式,如何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拟通过对沪深300样本股2009年度股利分配方案的研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二、文献综述
陈晓、魏刚(1998)认为西方投资者大都关心现金股利,而对股票股利不太敏感。魏刚、蒋义宏(2002)认为公司在决定股利水平高低过程中,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本期和以后各期的盈利能力;分配现金股利的目的是向市场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现金流量充足,以及减少股东权益,以利于配股,扩张股本的需要是分配股票股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田祥新、徐国栋、周永强(2003)认为混合股利与股票股利均取得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现金股利却是显著的负累积超常收益,市场比较欢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对现金股利反应冷淡。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现金股利的支付率不高,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谋取短期的资本利得收益,而非获得定期的股利收益。股票股利会向投资者传递上市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潜力大的信息,市场参与者具有强烈的拥有更多股票的动机,发放股票股利能够迎合投资者多持有股票的偏好。
高翔、梁冬军、游家兴(2004)认为,公司规模、行业、盈利水平、负债权益比例和股权结构比例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有显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极大地影响了现金股利的发放越高;流通股比例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随机性很强而且极不稳定。刘晓春、费逸人(2006)认为,每股货币资金、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越高,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小。向锐、李琪琦(2006)认为我国证券投资者表现出一定的股利偏好行为,对现金股利政策尤其是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喜好行为,而对于不分配股利政策却表现出了漠视效应行为。
易颜新、柯大钢、王平心(2008)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决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时,首先考虑公司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和持续经营现金净流入量;股票股利高低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司扩张计划、当期每股净利润和未来预期每股净利润;每股资本公积金是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首要影响因素;支付现金股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当期和以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他们调查的大部分CFO认为支付现金股利是为满足大股东现金需求,帮助控股股东回笼大量现金,实现高投资收益率,现金股利对非流通股股东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与现金股利相比,流通股股东偏爱股票股利带来的股票差价。大部分CFO反对稳定的股利政策,即公司每年支付现金股利;反对在满足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后才支付现金股利,这可能与我国股权分置的市场制度,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有关。大部分CFO支持“一鸟在手”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
从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制定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