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
王璐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背景资料
1、准确的肿瘤临床分期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以及学术交流的基础。
2、2008 年12月26日在广州会议上,委员们对基于循证医学的鼻咽癌92分期修订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形成了“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
3、 2017年7月1日中召开了中国鼻咽癌分期修订工作会议,一致认为目前/分期第8版较为合理,/ 分期第8版标准,以制定国际统一分期标准。推荐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 /分期第 8版保持一致。
分期手段
1、体检及鼻咽镜
2、MRI--已被确立为鼻咽癌T、N 分期的首要影像检查手段和诊断依据.
3、鼻咽CT--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的重要补充手段。
4、肺部CT、肝脏超声或MRI(腹部超声或CT)、骨ECT作为中晚期患者评估远处转移的常规检查方法。
5、PET-CT
鼻咽癌中国分期2008 版
鼻咽癌中国分期2017版
T 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发现肿瘤,但有EBV 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肿瘤局限于鼻咽
T2:肿瘤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肿瘤侵犯颅底、翼内肌;
T4:肿瘤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T 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发现肿瘤,但有EBV 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 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 或邻近软组织受累(翼内肌、翼外
肌、椎前肌)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 或鼻旁窦
T4: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 或有
超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T分期更改
1、T2a下调至T1[1-2].
多项研究,发现T2a(鼻腔或口咽侵犯而无咽旁间隙侵犯)和T1(局限于鼻咽)的预后无明显差异,将T2a与T1合并为T1后,而T2b(咽旁间隙侵犯)与T1患者的局部失败、远处转移和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均差异显著,建议将T2a下调至T1,T2b单独归为T2.
[1]Zong J,Lin S,Lin S,LinJ,et al,Impact of intenst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Validation of the staging system[J].Oral Oncol,2015,51(3):254.
[2]Lee AWM,Au JSK,Teo PML,e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urrent / staging syetem[J].Clin Oncol(Rcoll Radionl).2004,16(4):269-276.
T分期更改
2、鼻窦侵犯归为T3[3-4]
研究显示伴鼻窦侵T3期不伴鼻窦侵犯T3期患者之间的5年LRFS、OS曲线相似(p>),但均能与伴鼻窦侵T4期及不伴鼻窦侵T4期患者的5年LRFS、OS曲线分开(p<);而且,伴鼻窦侵犯T3期局部复发风险比与不伴鼻窦侵犯T3期相接近。
[1]方燕红,陈韵彬,林少俊,[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1):9-13.
[2]Ouyang PY,Su Z,Ma XH,et parison of TNM staging system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nd proposal of a new staging system[J].Br J Cancer,2013,109(12):2987-2997.
T分期更改
3、翼外肌侵犯T4改为T2,并增加椎前肌内容
对1609例首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针对分期筹备委员会考虑的上述分期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无其他T3、T4期解剖结构受侵的患者中单纯伴有咀嚼肌间隙(翼内肌和/或翼外肌)侵犯、椎前肌侵犯及咽旁间隙侵犯患者之间OS相近,伴广泛软组织(上述侵犯结构以外的软组织)受侵患者OS与伴有颅内侵犯或颅神经侵犯相似。
鼻咽癌分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