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ppt概述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盘点:哥本哈根峰会十大看点和精彩瞬间(节选)2009年12月18日11:05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4分报道,被称为“二战以来最重要国际会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即将落下帷幕。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从贝拉会议中心传出的争吵声从未停止过。一些谈判陷入僵局,一些交锋过于激烈,一些发言近乎荒诞。为警示气候变暖对自己国家的危害,有人甚至泪洒会场;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一些国家的代表甚至退出会场。那些狰狞的面孔、楚楚可怜的表情或者无奈的叹息仿佛都历历在目。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全球的“喧闹”代表着人类的进步,也会在日后警示着人们更加爱惜共有的地球。中国之声在此回顾哥本哈根峰会十大看点和瞬间,与您共同回味人类在为“拯救地球”上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博弈。
最动情的场面:斐济女孩泪洒会场
12月7日,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幕。来自太平洋岛台前举起了横幅,横幅上赫然写着:1000万人需要一个公平的、目标严格、具有法律效应的国际协定。其中一位女孩哽咽地说:“我们什么也没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却最大。我们需要一份对穷人和穷的协议。”这场“意外”的眼泪赢得了所有在场媒体的掌声。
简介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会议概况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
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结构和成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合作伙伴: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向穷困国家转让资金,支援它们减排。
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
各方态度
中国 China
从全球来讲,共有192个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 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而中国也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这个积极政策的引导下,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发电量128亿度,%。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这场能源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占全球太阳能发电总量的2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