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百里负米4.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百里负米
——解读《二十四孝》(之四)
蔡爱东供稿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即灰菜和豆类植物的叶子)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mò,死),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诗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苦)劳。
解释:
东周的子路早年家穷,自己常吃野菜饭,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以奉双亲。双亲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南方的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却常怀念双亲,慨叹:“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背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补充: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子路(即仲由)(前542~前480),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以政事见称。直爽、勇敢、守信、忠于职守;勇于改错,深得孔子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除学六艺外,子路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小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子路初仕鲁,后事卫;晚年任卫大夫孔俚的宰(总管,属家臣),终因尽忠而死。唐追封“卫侯”;宋加封“河内公”,后改“卫公”;明改“先贤仲子”。
子路不像颜回对孔子“无所不悦”;只要他认为孔子言行不当,就直接批评或反驳,可见其憨直。如:公山弗扰占据费邑反叛季氏,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反讥他:“没人用你就算了,为何要投奔这个叛贼呢?”急得孔子支吾道:“我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因这事于情于理都欠妥,加之子路反对,孔子终未成行。(《论语》)又如:孔子又来卫国,南子传话召见。南子深得卫灵公宠爱,可名声极差,这使守礼的孔子很为难。他不想得罪南子,还是勉强去见了。对孔子的“失节”,子路极为反感,质问孔子,急得孔子对天发誓:“我去见南子如有什么不当的话,那么老天一定会厌弃我! 老天一定会厌弃我!”《史记·孔子世家》子路嫉恶如仇,对老师也不例外,这在孔子的弟子中是罕见的。

公元前480年冬,孔俚的母亲卫灵公之女与人合谋,想杀侄子卫出公,立卫出公的父亲蒯聩(Kuǎikuì,因得罪过南子而后欲谋杀南子被卫灵公驱逐,一说因害怕被诛而逃)即孔俚的舅舅为君。蒯聩在姐姐等人的帮助下,强迫孔悝与之结盟,并弑卫出公,出公得信逃走。子路在外闻讯
赶回,路遇另一孔门弟子、做卫大夫的高柴出城回鲁。子路没听高柴的劝阻,说:“受人俸禄,就要救人于灾难!”他冲入城中,攻到孔悝被围困的台下,与蒯聩的两猛士作战,被击落帽子。子路看已无脱身的可能,从容地捡起帽子,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系帽带时被杀死,剁为肉酱。时子路63岁。孔子听说卫国政变,说:“高柴定会逃回,仲由定会送死。”几天后高柴回来了,子路的死讯也到了。孔子悲恸万分,哭于中庭:“啊呀,这是上天要断了我的命

百里负米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