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隼”蜕羽变“麻雀”
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第五次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擦亮了F-16的“战隼”之名。不过,近日有报道称,美军正准备逐步将退役的F-16改装成武器试验和战斗机空战射击训练的无人靶机——QF-16。
退役战机改靶机——不稀奇
靶机,名副其实的“蓝天磨刀石”。它们多为无人驾驶,能够模拟飞机、导弹的飞行状态,用于考核、鉴定空空导弹、地空导弹、歼击机、高射炮等武器的性能和部队训练演习。
早在1931年,英国就将一架“女王”有人驾驶双翼飞机改装成“费利王后”靶机。在英海军舰队一次防空射击试验中,“费利王后”迎着密集的防空火力飞行2小时而未被击中,首次验证了有人驾驶飞机改装无人靶机的可行性。
二战后,导弹的“井喷式”发展导致靶机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苏联等国开始将多种退役战斗机改装成无人靶机。目前,美空军主要使用由F-4战斗机、RF-4侦察机改装的QF-4无人靶机。不过,库存的QF-4预计到2015年就将消耗一空。为解决靶机即将告罄问题,美空军早在2006年就决定招标研发新一代靶机。
经过激烈角逐,用退役F-16战机改装靶机的方案最终拔得头筹。在加装无人靶机改装套件后,2012年,QF-16在两名飞行员的地面遥控下,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飞行。这标志着它已能够实现原型机的飞行能力,拥有了模拟其他国家第四代战斗机的良好基础。
F-16变身QF-16——价值大
用退役战机改装无人靶机,可省去设计生产中的研究论证、试验鉴定等复杂环节,生产周期短、交付快、风险小、成本低、平台现成、改装技术成熟……据悉,此次6架退役F-16战机改装成高性能无人靶机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花费仅6970万美元,既便宜又快捷。
退役战机改装无人靶机的更大好处在于能使各种武器的测试、部队的训练更接近真实。改装后的QF-16靶机的外形尺寸、雷达和红外特征,以及航程、高度、速度、机动过载等飞行性能,都与原型机F-16基本一致。用这样的靶机组织试验训练,将使通过考核的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更符合实战要求,飞行员的意志品质和技战术能力更适应实战环境。
目前,第四代战斗机普遍成为各国空军主战装备,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向第五代迈进。当美军逐步从阿富汗、伊拉克反恐战场上抽身后,其设想的未来作战对手将不再是在地面躲藏的恐怖分子,而是装备了“四代机”的强大空军。因此,将同是“四代机”的F-16改作“陪练”,对美空军的试验训练无疑具有较高价值。
靶机“逆袭”当战机——待观察
QF-16实现无人驾驶首飞后,有报道推测该机可能成功“逆袭”为战机。比如,发展为执行高危险战场监视、侦察任务的无人侦察机,改装成自杀
“战隼”蜕羽变“麻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