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陇西李家龙宫、威远楼.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导游内容:威远楼;李家龙宫
各位李氏宗亲,大家好!我是大家这次陇西之行的导游,我姓任,大家可以叫我小任,在这,我先代表全体的陇西人民欢迎大家来到历史古镇陇西游玩。今天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我身边的这位李师傅,李师傅他这次特意提出要为大家服务,以尽尽地主之谊,他已经有10多年的驾龄了,请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都知道,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而我们的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希望大家这次在李氏故里玩的开心,对陇西也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首先要去参观游览的是威远楼,也就是鼓楼啦,他矗立在县城中心,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它的背后啊还有许多的传奇故事。
好了,各位李氏宗亲,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的贵重物品和我一起下车,我们的游览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现在是上午的9点左右,大概在10点结束,我们是在楼下看台集中。
大家看,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威远楼啦!威远楼的基座由大型古砖砌成,高约11米,长约27米,宽17米,中间还有行人车马路洞,路面全由大型长方石铺砌而成。上建楼房三层,二十四楹,柱以其间,,似箭凌空。四面飞檐展翅,犹菩腾飞。据记载: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也就是公元1023年,它取威震远方之意。元惠宗至正元年,即公元1341年,制做铜壶滴漏及更鼓置于其上,夜间击鼓用来报更,老百姓延续俗称为“鼓楼”或“钟鼓楼”。到明太祖洪武年间,将楼改建为五楹,更名为“雄镇楼”,那悬挂于三楼东西两面的“巩昌雄镇”“声闻四达”的巨匾,更显威远楼的庄严、典雅。威远楼的正脊、垂脊、戗脊构成歇山式的大屋顶,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扩大了光面,并且有利于排泄雨水,还增加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戗脊套兽为仙鹤、狮、马、猴、飞檐翘角呈翼然之势,它的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鸟翼般展开的曲线,翼角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待会我们进去之后一定要细细的品味它的工艺韵味噢!每当行人举目仰望,高耸极目难窥全貌,因此民间流传有“陇西有个钟鼓楼,半截子戳在天里头”的民谣。政府也明确作出规定,县城所有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威远楼。
好的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威远楼去感受它的雄风吧。我们顺着台阶登上威远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门上的“南安北辰”匾额,意即:来到南安福地,巍巍钟楼就如北极星一样给你指明方向。二门匾额为“襄武屏翰”,意即:巍巍钟楼之城垣是一道坚实的屏障,保护着古襄武邑人民安居乐业,平安生活。大家看,威远楼三层均四面飞檐,朵朵斗拱支撑梁头、枋头、外檐出檐的重量,102朵斗拱将楼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另外,我们看它的看墙、门顶各处,均配有神话人物、飞禽走兽、松竹梅菊及山水花卉等精湛的艺术绘画;我们现在进入屋内观看吧,近几年来,为了弥补威远楼内部原有装色较为陈旧、设施破损较大、内部“空荡”的不足,陇西县财政先后投入巨资实施威远楼历史文化生态工程建设,对一、二、三楼进行了内部素绘,复制了威远楼内外主柱抱柱联,扶正加固了倾斜多年的宋代崇宁钟厅,大家看这陈列着的《大元巩昌都总帅府辖图》就是新成果啦,在二楼有15平方米《康乾巩昌城沙盘》,三楼是撰刻的《威远楼记》。
大家看到门南面悬挂的铜钟了吗,对,就是它!该钟重一万二千余斤,那它是怎么被搬

甘肃陇西李家龙宫、威远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19870121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