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统美德的接力棒.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统美德的接力棒
八十几岁高龄的北京老大爷窦珍,热心公益,十几年如一日,带着自己的扫帚、簸箕和抹布,义务清扫北京南三环翠林三里社区旁的连心桥,方便过往行人,被社会赞誉为“扫桥爷爷”。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像“扫桥爷爷”窦珍这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地义务清扫连心桥,不为名,不为利,也不求钱财回报,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无私奉献,在人心日益浮躁和功利化的现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也因此更让我们感动。
不仅扫桥,他还铺路。
据报道说,连心桥与南三环连接之处,有一条50平方米的小路,雨雪天满是泥泞,过往行人苦不堪言。窦珍自愿捐赠3 000元钱,将泥泞路变成石板路,这条路从此也改名为“爱民路”。
在退休之前,老人只不过是北京市供电局的一名司机,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那是什么动力推动着老人终生不辍地坚持这种善行呢?这或许就是人性中善的凸显,让他深怀“助人为乐”的美德,也可能是中华民族传统中“仁爱”“正义”等优良品质的显现。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是这种深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仁爱”思想,让我们的身边涌现一个又一个雷锋。他们用
“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也让全社会敬爱着他们。
就在不久前,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扫桥爷爷”在义务扫桥时,意外坠亡了。亲朋好友尚在深深缅怀他的时候,老人的事迹和精神也在社会上传颂开来,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一支由小区居民、自愿者等自发组成的“窦珍志愿者服务队”,接过了“扫桥爷爷”的扫帚,接过了传统美德的接力棒,继续义务清扫连心桥。这既是对老人的最好告慰,也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作出了新的时代注解。
“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社会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活雷锋”,以自己的微小行动催人向善,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共同来传递“扫桥爷爷”窦珍身上的这种正能量,多伸出自己的友爱之手,多帮助他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多一点奉献精神吧!
延伸阅读
小善坚持就是大爱
一位古道热肠的老人,义务扫天桥十几年,至死不渝,感人至深,赢得社会的尊敬。好人有好报,“扫桥爷爷”为何坠桥身亡?想必是天上也有“天桥”要扫,才把他匆匆召去。
打扫卫生,稀松

传统美德的接力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