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跨界”
从定价看,长安新车睿骋算是“跨界”了,它从10万起,最高一款达到20万元人民币,横跨两个价位区间,同时也横跨公务与家用。它会成为市场热捧的车型吗?
3月,在长安汽车位于重庆渝北区的工厂内,一辆黑色轿车成30度角向碰撞墙疾驰而去,这是长安汽车为新车上市前的摸底试验,内测的结果达五星,是长安汽车以C-NCAP标准进行测试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一款新车上市之前,这样不同位置的碰撞试验总共50-60次,每天会进行一次,每次消耗的成本约为4万元(车辆成本在外)。
“我们每搞一个新产品要做300多万公里以上的路试,要各种解析、破坏汽车两三百台,大量的工作数据积累一整套,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个汽车产品。”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对《汽车财经》说。
如此砸血本的长安,只为刷新消费者对长安汽车长期形成的认识。长安汽车靠微型车起家,虽然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较高,但微型车低廉的价格使得利润有限,从进入乘用车开始,长安就未放弃向中高级汽车市场的进军。
4月16日,这辆被命名为睿骋的长安中高级车型在北京上市,长安称其为“中高级轿车的破局者”。从定价看,这款车的确有破局之势。睿骋的定价跨度达10万元,,这对于长安来说史无前例。
这个定价策略也看出长安希望借助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的优势,提升长安乘用车品牌的影响。
2012年年底,长安汽车作为特邀车企参加了素有中国政府采购风向标之称的“2012政府采购高峰论坛”,睿骋被定为活动现场唯一指定用车,这是睿骋进军公务车的“首秀”。
从产品看,睿骋并不逊于其他自主品牌,外观中庸稳重,2810mm的轴距与2025mm的腿部空间超越了不少同级车,NVH噪音控制为长安所有车型中的最低。但作为独立品牌,长安汽车的短板依然明显。尽管“长安之星”、“奥拓”、“奔奔”等一系列微型车的市场表现不俗,但低端微型车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朝上突围最终还得靠产品说话。
在志翔、悦翔和CX30等一系列新车型抢滩市场“不尽如人意”之后,长安汽车迫切需要一款叫好叫座的产品来提升品牌形象。
2009年,长安决心打造一款
长安“跨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