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的技术规格允许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以高达20 kbps数据速率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在更短距离内(长达5 英尺),最新的RS-232收发器芯片可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 Mbps。RS-232收发器最常应用在计算机及其外设、移动电话数据线缆和诊断数据端口。ADI公司可提供一系列RS-232收发器以适合多种应用。
笔记本使用串口全攻略
一: 什么是串口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串口
古老的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那么串口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有什么用途呢? 对计算机硬件来说,PS/2接口发明之前大家用的鼠标都是串口。类似的包括其他多种外围设备。当然计算机硬件发展到21世纪以来,更多USB外围代替了原来的串口设备。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有很多设备实质上还是使用了串口,只不过在外观上,变成了USB接口,但是在内部,还是利用有USB转串口芯片,在设备内部通讯的时候依然是串口总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机。
手机与PC通信,我们现在总是只看到了USB的接口,其实实质上,很多USB数据线都在线路上完成了串口对USB端口的转换。当然,现在部分手机已经可以直接与PC之间用USB协议进行数据交换,这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二: 串口在笔记本发展始末(以ThinkPad为代表)
早期的笔记本端口,都无一例外的集成了串口。到了2000年到2002年,更多的品牌逐渐抛弃了串口。在经典的ThinkPad 600系列流行的时候,串口在大部分品牌的机型上都可以看到。到了ThinkPad T20发布的时候,其他品牌有很多机型已经没有了串口,ThinkPad T20却依然保留了串口。当然同期发布的ThinkPad X20却把串口精减掉了。
后期逐步发布的ThinkPad T22 、ThinkPad T23 都保留了串口。而后续发展的ThinkPad X系列,依然没有保留串口。图片可以很清楚的显示在过度期间的ThinkPad笔记本经历了一个转变。就是逐渐也取消了串口。从上到下的机器分别是X31、T23 、T30 、T40。可以看出X系列自始至终没有把串口加进去。而T系列是到了T40的时代就取消了。
到后来的ThinkPad X40 和ThinkPad T4系列包括ThinkPad R5系列都已经取消了串口。其他品牌的笔记本除了一些厚重的全内置机型外,基本都取消串口做为标准配置。串口,难道真的就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吗?
难道为了用到串口,我们必须用回台式电脑吗?答案是否定的。
三:
笔记本使用串口全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