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串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一)提出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1>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应用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成果。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 人民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应用
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新成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显著特点: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具有中国特色
<3>体现中国民族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相互统一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应用
第一,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坚持中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形成的时代背景:20 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45 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达到成熟。
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引进,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
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
电大小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