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4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5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6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7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8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9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0

36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玉儿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