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黑不黑?
——浅谈廉政从业的一点个人认识
近日来看了许多关于反腐方面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公司给每一位党员发放的反腐倡廉专刊,颇有感触,这里汇报如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人们也常常将它奉为真理。但是,近墨者就一定黑吗?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应当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由此看来,“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肮脏的环境常常是个大染缸,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现如今,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力度工作的深入推进,又一批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的干部们成为了阶下囚,相信,原来的他们也曾经怀揣理想,满心抱负!然而,他们周围的环境让他们永远的背弃了曾经的自己。所以,近墨者黑。
然近墨者也未必全黑,如鲁迅,经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非但没有消沉,反而用笔杆子作为武器来奋战。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灵如何。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在好的环境里也未必能成材,一到坏环境中更是同流合污了。可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强,品格高尚,在肮脏的环境中不但不会受其污染,反而更能显示其高风亮节。前段时期曾有一股行贿受贿的歪风在社会上吹过,尽管并不强大,有的干部还是受了影响,心灵的天平向金钱倾斜了。但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却保持了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作出了表率。
近期,在集团的内网上,对工程公司某员工主动退回供应商5000元购物卡进行了表扬,个人觉得此举值得表扬,因为这种近墨而不黑的精神令人敬仰。不少人总以为贪污腐败离我们很远,可远的不说,就我们人力资源业务所能接触到的招聘、岗位聘任、劳务派遣管理、干部任命,又何处不是沼泽地呢?,我们要谨记前人的血泪教训,学学鲁迅,学学革命先烈的不屈精神,让出淤泥而不染变成别人对我们的最好诠释。
当然,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风气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但由于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地方还不尽完善,甚至也会在小范围内出现不好的环境,对此,我们不仅不能躲避,而且应当用行动去改造它。
我们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不仅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要把那些肮脏的角落打扫干净,让我们的企业,让我们的整个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汇报人:***
近墨者黑不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