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众多厂商聚焦在指纹解锁领域,屏下指纹爆发即将到来.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众多厂商聚焦在指纹解锁领域,屏下指纹爆发即将到来近日,美国专利局(USPTO)通过了一项苹果最新申请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这表示苹果最快将有可能在2019年新款iPhone旗舰上使用屏下指纹解锁。而中国手机市场已经发布了多款带有屏下指纹识别的手机,在苹果的带动下,加之越来越多新机的陆续发布,屏下指纹有望搭载在更多的智能手机上。由于全面屏的普及,各家厂商都开始寻找新的解锁方式,由于习惯了指纹的便捷以及安全性,大多数用户已无法回到过去单纯用密码来进行锁屏的时代。这让手机厂商只能选择另一种合理的手机解锁方式,比如把指纹模组放在手机背面,这种方案早已被大多数厂商所采用;或是将指纹模组放在侧面,有些甚至会与电源键相结合,如索尼、NextbitRobin甚至华为都曾推出过一款侧面指纹识别的手机;而苹果iPhoneX的发布,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锁方式,通过结构光来进行3D人脸识别,体验上丝毫不逊色于指纹解锁,也在业内掀起了一波面部识别的浪潮。直到屏下指纹的出现,让众多厂商重新聚焦在指纹解锁领域。完美适配全面屏的解锁方式全面屏的出现,让智能手机正面板显示面积进一步扩大,但也挤占了正面板其他器件的空间,从而催生出了屏下指纹方案,让全面屏得以充分的显示。但除了屏下指纹外,侧面指纹也可让全面屏达到完整的显示效果。不过,这种解决方案已经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在于侧面指纹识别有着让消费者及厂商无法接受的种种弊端存在。首先,侧面指纹识别需要重新定制相关指纹元器件,在市场还未普及侧面指纹识别模组的情况下,贸然开启新的生产线不仅对供应商有风险,对手机厂商也有相当大的资金负担;其次,侧面指纹需要对手机内部架构进行重新设计,尤其缩小了指纹识别范围,这对于手机内部结构的要求很高;最后,侧面指纹识别方案会导致手机厚度增加,无形间增加了许多成本,且这种设计消费者也不太容易接受,所以许多厂商宁可退而求其次,也不会采纳侧面指纹识别。相比之下,屏下指纹可以不用更改指纹模组大小,只需把指纹传感器放置于屏幕之下,而难点在于屏幕之下的传感器如何感知到人体的指纹并进行识别。目前指纹识别主要分为三种,光学式,电容式及超声波式。三种指纹解锁方式各有优劣,但是收集指纹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光学式主要根据光源所反射的光的敏感手机指纹的形态,简单而言就是给指纹拍照;电容式则是测定根据指纹凹凸不同导致的电容量的差异;超声波式通常利用超声波扫描皮肤表皮层的细微特征。AMOLED成屏下指纹标配上述三种指纹识别方式中,最常见的是电容式,一般手机都是采用这种方案,但电容式指纹识别需要单独设置识别装置,并且电容式指纹识别只能放置于手指直接接触的区域,因此想要实现屏下指纹主要依靠光学、超声波等技术穿透面板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目的。现阶段想要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必须采用OLED显示面板,才能保证指纹的准确识别。 LCD屏幕较厚,且透光性不好,也无法自主发光,只能依靠背光来进行辅助观看,这导致指纹传感器不仅很难读取指纹信息同时背光也会对其进行干扰。而OLED屏幕更薄,透光性更好,同时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光源的干扰,因此也成为了当下屏下指纹最合适的选择。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搭载有屏下指纹的手机厂商都在大量进购刚性AMOLED面板,如OPPO、vivo、华为、小米、魅族等。据相关数据预计,2018年搭载AMOLED屏幕的手机出货量将达到将超过1亿部,年增长

众多厂商聚焦在指纹解锁领域,屏下指纹爆发即将到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602 KB
  • 时间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