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新闻事业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新闻事业史
2009-08-04 10:37:03| 分类: 考研资料|字号订阅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我国古代有过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
一、邸报:
1、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
2、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1)、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上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2)、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宋王朝制定了“定本”审查制度。
“定本”审查制度:
①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
②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③“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3)、明代官报,由通政司、六科、提塘传发,采用活字印刷。
3 邸报的内容:
(1)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
(2)封建皇朝的法令、公报;
(3)官吏的升降、任免、赏罚、调动;
(4)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批示等;
二、小报:
1、中国古代非法报纸,最早出现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最早见于周麟之《海陵集》中的《论禁小报》。
2、小报较以前出现的邸报更具新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愿望。我国新闻史上将“新闻”一词与报业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赵升《朝野类要》。
3、小报由邸吏与书肆主人非法经营,连续发行,传播较广,宋明清屡禁不止。
4、小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的终结,是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三、京报:
1、中国明清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报纸,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最早出现于京都,故名《京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
2、京报经政府允许,由民间报房经营。清朝民间报房源于“提塘”这一官方机构。
3、特点:(1)公开发行,接受常年订阅,读者范围广泛,主要是官僚、士绅、商人。(2)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制发行机构。(3)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存在了400多年,在古代报业世上有很大影响。
第二章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事业
中国近代报业产生于19世纪初,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至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历时100年。最初的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由西方传教士创办,以后又有商人、政客加入。
一、鸦片战争前(1815—1839):清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传教士只能在南洋或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创办报刊,宣传基督教教义,共创办六家中文报刊,八家外文报刊。
1、中文报刊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简称《察世俗》):
①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
②内容:a: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b: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教义之辅。
③特点:a: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 b:写作文体丰富多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①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②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③特点:a: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b: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2、外文报刊中较重要的有《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广州纪录报》(商业性质报刊)、《广州周报》(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张号外)。
(1)、1822年:中国境内第一张外文报纸:葡萄牙文《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刊。
(2)、1827年:中国境内第一张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
(3)、1831年:中国境内第一份美国商人报纸:《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广州)。
外文报刊创办者主要为商人,读者对象为在华的外国人,其宗旨主要是为西方殖民者提供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为侵略中国搜集情报、摇旗呐喊。客观上,为当时国人了解外人意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林则徐、魏源等组织编译外文报刊。
二、鸦片战争后(1842—19世纪末):
外人获得任意办报的权利,数量激增,先后达170多种,逐渐形成了以香港、上海为中心的外报网络;传教士办报依然活跃,以中文报刊为主,且宗教内容退居其次,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商

中国新闻事业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