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绘本分享绘本
我园开展分级阅读已有一段时间,但本班未开展此活动。第一次走近绘本,了解和感受到了其中点滴的奥妙和趣味。在这里我也只能谈谈我在翻阅了绘本后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绘本”不等于“有图画的书”。
在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画书有《看图说话》、《幼儿画报》等等。这些图画书里包含了故事、儿歌、智力游戏、亲子游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书。
“绘本”首先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眼前一亮。封面的图画语言强烈,有的绘本光看名字就有想去阅读的欲望。比如: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一看到绘本的名字心中就会产生出许多的问号,好奇心滋长。到底有哪些人在晚上会不睡觉呢?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进而更加有兴趣想去翻阅此书。
“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是在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书中的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图书的命脉。
每一本“绘本”都比较唯美,每一页的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不同的绘本让孩子在不同的儿童歌谣、科学故事、生活故事、游戏故事中获得认知、表达情感、树立信念。从而让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二、生活故事分享:《夜里什么人不睡觉》
轻轻地翻开绘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觉》,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温馨的画面:柔柔的月光、碧蓝的夜空、在温暖的灯光下爸爸在拉窗帘,妈妈在给宝宝盖被子,宝宝闭上眼安静地入睡了。在第6页中文字里提到:小孩大人忙了一天,夜黑了,都要睡觉了。轻柔的语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了夜的温馨与宁静。让我们也感到晚上睡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深夜,街上静悄悄,一家一家的灯,都关了。只有路灯亮着。夜里,真的每个人都睡了么?不,夜里有人不睡觉。那么,谁在夜里不睡觉呢?”在语句中以诱导的模式,不断重复的询问,使孩子们迫切想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一些秘密。在逐页的翻看中发现:医生为病人整夜忙碌着;火车车长、机长、船长为了把旅客和货物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而忙碌着。原来夜里非常的热闹,许多不同职业的人正在忙忙碌碌的为大家服务。
在此绘本中还采用了“日夜对照”的版面设计,如:绘本中的21页上的图画是晚上面包师傅、牛奶场工人、还有送货员、为我们辛苦工作。22页上的图画是第二天早晨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面包和好喝的牛奶。种种事例让孩子们在读完后能感受到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们的辛苦,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让孩子们对他们的劳动由衷的感谢,从而产生感恩的心理。
整个绘本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他(她)们把
走近绘本 分享绘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