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艾滋病的危
机已经远远超过二十年前的预测。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2012年1-10月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 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性途径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今年1-%(%),二是中国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 [2]。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人群之一,经性接触传播HIV将可能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暗娼人群中开展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是延缓HIV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国内外的研究和经验证明,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HIV感染率。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从浦东新区浦兴和沪东2个社区的高危场所中各抽取100名暗娼,暗娼经过知情同意后做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分析两组对象人口学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在浦东新区抽取2个社区内高危场所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最为一般干预组,仅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折页;另一组作为强化干预组,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辖区的暗娼实施为期半年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干预形式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小礼品、发放安全套和润滑剂、摆放流动展板、播放录像、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开展同伴教育和个别深入访谈等。然后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干预效果。
统计分析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 、双重录入和检错,采用EXCEL、SPSS 。
2 结果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描述
两组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49岁,±;学历主要为初中以下,占全部调查对象的86%;调查对象中有72%是已婚妇女,未婚的占20%;近一半调查对象在本地工作一年以上;91%的调查对象工作在低档场所,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较一致,具有可比性。详细特征描述见表1。
调查对象艾滋病核心知识掌握情况
询问调查对象以下8道艾滋病相关知识题目,分析一般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干预后艾滋病知晓率的差异,两组中答对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这个问题,一般组和强化组在这一问题上的答对率分别为64%和97%,强化干预组知晓率明显高于一般干预组;%,强化干预组为99%,高于一般干预组,具体各项指标情况见表2。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
对两组人群干预后安全套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一般干预组有64%的人群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有86%的人群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一般干预组。而最近一个月每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一般干预组有45%的对象每次性行为都用安全套,强化干预组有58%的调查对象每次性行为都

部分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观察(最后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