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成形
第一节焊接概述
1. 焊接的实质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焊件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等。
焊接的本质是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的结合。
2:根据焊接过程的特点,可以吧焊接做如下分类:
焊接方法
熔化焊
压力焊
钎焊
气焊
电弧焊
电渣焊
等离子焊
电子束焊
激光焊
电阻焊
摩擦焊
超声波焊
激光焊
软钎焊
硬钎焊
焊条电弧焊
埋弧焊
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
CO2
:
1)与铆接相比,工艺简单省金属,密封性好;
2)性能可靠质量保,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高、较高的强度,承载能力能可以达到与工件材质相等的水平。
3)易于控制效率高,易于机械化、自动化。
4)由小拼大异材焊,并能将不同材质连接成整体,制造双金属结构等。
4. 焊接基础知识
焊接成形原理
其过程实质是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于金属原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分离的材料牢固地连接起来——不可拆连接。
焊接热源
对焊接热源的要求:
a. 热量高度集中可是实现快速焊接
c. 控制焊接热影响区尺寸
符合条件的热源有:电弧热、化学热、电阻热、高频热源、摩擦热、电子束、激光束。
熔焊化学冶金的特点,焊接区的气体和杂质P69
、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⒈)焊缝
焊缝的结晶是从熔池底壁开始向中心成长。焊缝两侧工件方向冷却较快,故形成的柱状的铸态组织,由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组成,熔池中部最后结晶,低熔点的硫磷杂质和氧化铁等易偏析物集中在焊缝中心,将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
由于电弧吹力和保护气体吹动,熔池底壁柱状晶体成长受到干扰,柱状晶体呈倾斜状,晶粒有所细化。
由于焊接材料的渗合金作用,焊缝金属性能可能不低于母材金属的性能。
⒉)焊接热影响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等。
⑴熔合区
处于液相线、固相线之间,所以也称半熔化区。因温度过高而成为过热粗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下降。此处接头断面变化,易引起应力集中。此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焊接接头的性能。
⑵过热区
被加热到Ac3以上100~200°C至固相线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故塑性、韧性降低,对易淬火钢,此区脆性更大
⑶正火区
被加热到Ac1到Ac3以上100~200°C区间。在此区温度范围内,加热时发生重结晶,转变为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冷却后为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⑷部分相变区
相当于加热到Ac1~Ac3温度区间。珠光体和部分铁素体发生重结晶,转变成细小奥氏体晶粒。部分铁素体不发生相变,但晶粒有长大趋势。冷却后晶粒大小不均,因而其力学性能比正火区稍差。
焊接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组织、性能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接头形式和焊后冷却速度等因素。增加焊接速度或减少焊接电流都能减少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技术培训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