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游学心得体会
2018年11月4日,在为中国而教组织的带领下,我们前往xx县七中游学,感受那里的教改氛围。刚走进校门,我就被鸟语花香、色调明亮的校园所吸引了。有四名学生举着“为中国而教团队,长沙县七中欢迎您”的牌子在校门口欢迎我们。经过了解,他们是自愿周末下午来当志愿者的,他们感到很光荣。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学校的热情和开放,他们落落大方,神采飞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稳重和自信让我十分惊叹。他们为我们指路后,又继续等待着即将来参观的老师们。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陈灿老师做了《带给学生远行的力量》报告,从她的讲解中,我真正开始了解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的名校,了解教改的历程和亮点。随后我们还参观了“悦读致远一班”团队活动的一些活动室,晚上观看了教育电影。5号我们还观摩了一堂数学和英语的常规课。参与了大课间社团活动,看到那么多姿多彩的社团和认真参与的学生们,大家都感叹自己“上了一个假的高中”。在这短短两天的行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学校的无限魅力,同时也深受启发。
一、在反思中改革
长沙县七中属于市重点高中,也算一所农村高中,占地140亩,40个教学班,教职工170人,2300名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高中,通过教学改革有机会到哈佛和俄罗斯等讲堂宣传和推广自己的教学模式,还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学团,可见它一定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怀揣着这样的好奇,通过与这个学校的校长老师的接触,我发现这里的校长老师职业幸福感都非常高,非常热爱这份职业,能吃苦和坚持,所以才能有不竭的动力顶着巨大的压力去改革和实验吧。
谈到自己的教学生涯,校长告诉我们之前他在其他学校任职时,就认真思考过当前高中的教育现状,发现当时的课堂还是以灌输式、追求升学率为主,学生仍然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学习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法很好的运用。在七中任职后,他开始思考处于要面对省级名校的竞争和自身生源水平偏中等这样一个情况下,普通高中的出路在哪里,到底应该怎样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同行的老师临近中年也常有职业倦怠和教育困惑,这样的团队怎样谋更好的发展?他的层层质疑,让我深受启发,不利的条件在积极乐观的人眼里就是一个个机会,就有可能u为成功路上的一块基石,要善于反思和化解不利的矛盾。性格爽朗健谈的德育副校长也告诉我们学校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发展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这个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队伍都在带着思考在教学路上跋涉,披荆斩棘,不断处理各种新的矛盾,不断寻求普通高中教育的新出路,并且善于学习和实干,实现教学改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低成本的教育创新模式
长沙县七中推行的营地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营地活动,将营地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通过让学生成为培训师,教师参与自主策划大型的营地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能力,实现“自主、体验、服务、传承”等理念。营地教育是一种低成本适合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的教育创新模式,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得到学校课堂里想得到的意外之喜,关键在于体验之后的反思。分享和总结,争取能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我觉得这样一种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样也能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谈到营地活动,我想到了暑期岗前
中学教师游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