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宋美龄悄游观海卫
莫非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于1937年1月2日由南京乘“蓉克”专机回奉化老家溪口,住在其母墓庐“慈庵”。蒋介石回溪口,主要因为三方面原因:一为避开为张学良说情的人;二是西安事变时背脊骨跌伤,需静养治疗;三则系其兄蒋介卿在得知西安事变后,惊骇过度,中风跌倒亡故,尚需办理丧事。蒋到溪口后,来自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权臣政客、将领要员等,络绎不绝,前来谒蒋叩安。小小溪口,官僚名流,竟达数百人之多。而蒋介石因身体欠安,兄长亡故,加上西安一事未了,常常心中闷闷不乐。所以,除了少数中枢权臣、封疆大吏及心腹幕僚以外,蒋介石大多以身体欠安为由,或缓见或不见或打发了事。
1月13日,张学良被送到溪口软禁。当时围绕“关张(学良)”和“放张”、推翻还是兑现蒋介石在西安承诺的八条协议,争议非常激烈。溪口自然是双方交涉的重要地点。1月18日,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代表李志刚(杨虎城驻南京代表)、米春霖(“西北剿总”办公厅主任)和鲍文樾(张学良的参谋长,后沦落为汉奸),来到溪口,蒋于20日前后两次接见,双方相谈,均不满意。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代表返回南京后,找到与蒋介石、张学良关系都比较深的阎宝航(曾任我党中共统战部部长的阎明复之父)说情论理。阎特地到上海约宋子文同行,因为宋子文是蒋介石与张、杨两将军谈判的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宋美龄),又是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南京的安全担保人,而且是蒋介石的妻舅。宋、阎为了壮大声势,又约了国民党元老、曾在1928年代表蒋介石去游说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李石曾同赴溪口。1月下旬,三人乘宋子文的自备飞机在宁波栎杜机场降落,换车直达溪口,住进武岭学校大礼堂的招待所。
其实,宋子文在蒋介石回溪口后,曾于1月3日接踵而至。但就释张之事,未能与蒋谈妥,双方不欢而散。蒋介石闻知宋子文、阎宝航、李石曾三人又来溪口为张学良说情,以“头晕且精神殊疲”“身体不适正疗伤”为借口,命宁波警察局长俞济民陪同宋子文等人在溪口游览垂钓,以拖延时间,磨其锐气。
1月29日上午,陈布雷办理有关西安事变中殉难人士的殡葬抚恤事宜后,难以静下心来继续蒋介石所嘱咐《西安半月记》的写作。此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找陈布雷商量,为避开日益催促商谈的宋子文等人,决定到宁波、三北散心一游。中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和陈布雷只带随从数人,悄悄地前往宁波,下午又驱车前往三北。而宋子文等人已在溪口憩水桥观景垂钓连续三天,吃了多日的“闭门羹”,又得知“蒋已外出疗伤”,气得当天下午即驱车乘机返沪。
根据陈布雷日记记述:“民国二十六年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五,阴。下午,委员长及夫人约游镇海,过澉浦(笔者注:澉浦应为澥浦),过龙山虞洽卿老之故乡,又过沈师桥,而达观海卫,程、竺二君同行(笔者注:程系笔误,应为郑,即医师郑祖穆;竺系蒋介石的侍从、堂外甥竺培风)。于观海卫五时廿分遂归。过宁波小停于状元楼,晚餐一尝又不知之滋味。七时卅分归。九时到溪口慈庵,检呈本日文电毕,服药二片,遂寐。今日电姚处长、莫组长办理西安殉难同仁之殡葬抚恤事”。
根据陈布雷的回忆,蒋介石1937年1月在溪口期间,对前来拜谒的上海闻人虞洽卿、黄金荣、杜月笙、叶琢堂等,倒是非常热情。尤其是虞洽卿以71岁的高龄,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来看望,使蒋大为感动,不但“请上座,奉好茶”,而且亲设午宴招待。
其时,虞洽卿诚邀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能莅临
蒋介石宋美龄悄游观海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