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文雁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文雁荡
唐代杜审言于大龙湫悬崖之题名,历时之久为温州之最。雁荡山留有唐代摩崖题刻4件,宋代50件,有明以来,更是不计其数,皆为雁荡山之宝贵文化遗存。宋赵宗汉所作山水画《雁山叙别图》为世所重。明唐寅尝游雁荡,作有雁荡山水画一帧;董其昌曾于北斗洞撰书“闲寻书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联语。清代书画家江湜亦于雁荡留有多处墨宝。渐至近代,雁荡山水大炽,书画大家更是络绎不绝,接踵而至,吴昌硕、康有为、梁启超、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沙孟海、李可染、陆俨少等名家俱在雁荡留下屐痕,彼等或探奇寻幽,或采风问俗,逸兴遄飞,亦书亦画,蔚成大观。
杜审言(645—约708)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祖父,官修文馆直学士。唐武后永昌元年(689)降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时来游雁荡山,并在大龙湫潭口巨石上留有题名“杜审言来此”,惜“杜、此”二字已失。
怀素(725—785)唐代僧人。长沙(今属湖南)人,字藏真,俗姓钱。喜作狂草,与张旭齐名,世谓“颠张醉素”。据《与律公书》言:“雁荡自古图牒未尝言,山顶有大池,相传为雁荡;下二潭,为龙湫。山南有芙蓉峰,下有芙蓉驿。西竺僧诺讵那尊者,居震旦东南大海际。山以鸟名,村以花名。”
赵宗汉是宋太宗的曾孙,嘉祐二年(1057)五月二十九日在雁荡山作《雁山叙别图》,原画纵二尺九寸,横一尺二寸,分设色界画楼台亭榭,二人设几摊书对坐,一人携杖,童子抱琴随行,度红桥去。图上除乾隆两处题识外,还有明人时敏中的一段考证文字。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熙宁七年(1074)四月,奉命察访温台等地,对雁荡山进行了考察,并作了《雁荡山记》一文(梦溪笔谈中还有一篇描写雁荡山瑞鹿寺的《龙寿丹记》),此文系现存较早的综述雁荡山的重要文献。还在雪洞和龙鼻洞两处留下题名摩崖。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宋乐清(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和诗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绍兴十六年至乾道七年25年间曾八次游雁荡,题咏的诗有30多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著名理学家。绍兴进士,终宝文阁待制。宝庆中赠太师,追封信国公。于1165—1173年(乾道年间)来温州。在灵岩景区题有“天开图画”四字摩崖和灵峰北斗洞刻有“忠孝传家宝;诗书处世长”联语。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浙江永嘉(今温州市区)人。南宋永嘉学派的实际开创者。官至大理正,湖州知州,任满改常州知州。隆兴元年(1163),尝游雁荡山,作《雁山赋》二千八百余言,详密古雅,行于世。
叶适(1150—1223)字正则,浙江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学者称水心先生。16岁便到乐清白石北山学垫教了两年书。淳熙三年(1176),27岁的叶适又到乐清,在雁山寺院教书一年。留有《虎长老修双峰寺》、《题郭希吕刘咏道雁荡诗后》等诗文多篇。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字季和,号五峰。他写雁荡山的诗文有《雁山十记》和诗作30多首。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苏州府吴县人。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弘治十一年(1498)

人文雁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