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赏析1滨州张玉超.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己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注释 ]
《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生气勃勃的局面。
( shì):依靠。
( yī 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
毕竟。
: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降生。
[ 译文 ]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
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
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
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
1
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
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 作
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
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
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 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 大得该像惊天动
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 所以他热
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言律诗)赏析
王勃(唐)选自《王子安集》
一、朗读节奏
(一) 城阙 /辅三秦,风烟 / 望五津。 与君 / 离别意,同是 / 宦游人。
海内 /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 无为 /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二) 城阙 /辅 /三秦,风烟 /望 /五津。 与君 / 离别 /意,同是 / 宦游人。
海内 /存 /知己, 天涯 /若 /比邻。 无为 / 在 / 歧路, 儿女 / 共 / 沾巾。
二、诗歌大意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
蜀的五大渡口。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
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
样近。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三、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 ”,是唐代对县
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
赠给他这首诗。
四、诗歌主旨
这是首送别诗, 王勃之友杜少府去蜀州任职, 诗人在送友路上作此
诗对友人表示劝勉,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怀)及朋友间真挚的
感情。
五、诗歌赏析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 “城阙 ”,指京城长安;五津 ”,
是杜少府要去之地, “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通过一
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颔
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达
2
胸襟。 颈联笔锋一转,凝练、鲜明地申述对离别的看法,是慰人,也
是自慰,情理交融,乃全诗最精警之处,也是千古佳句。尾联紧接前三
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 “在歧路” ,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

古诗赏析1滨州张玉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