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陈铭新
一、国内外证券市场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突发事件是指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和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紧急事件。随着社会
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日趋复杂,发生频率越来越大,
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越来越大。作为国民经济“晴雨
表”的证券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这一时期
是国际上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突发事件集中爆发给证券市场造成极大破坏的时
期,其间先后发生了 1987 年 10 月纽约股灾、1992 年英镑危机、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 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等重大的金融危机。在此期间,处于幼
年时期的我国证券市场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也经历了几次大波折,如“327”国债期货事件、国
有股减持等,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而且延缓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和制度创新、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彻底解决。
2003 年 4、5 月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SARS)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并
波及到证券市场。在成功地遏制了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之后,一个重要的课题走上了中国证监会的
议事日程,即如何建立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监控、预警和
科学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证券市场的破坏,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
证券市场的安全运行。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报告借鉴了国内外证券市场应对突
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特点和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就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应急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突发事件的事前监控和预警、事中
紧急状态下的特别市场稳定制度和救助制度,以及事后的善后处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一)国内外证券市场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对重大金融危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金融危机诱因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
政治事件,如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突发事件是墨西哥总统遇刺身亡、“”恐怖袭击是由于
美国在中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引起了极端恐怖组织的报复;(2)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如
1995 年 2 月日本神户大地震、2003 年 4 月我国爆发 SARS 疫情;(3)以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投
1
机资本的冲击,如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 1998 年香港金融风暴;(4)大规模投机失败,如
我国“327”国债期货事件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5)政策失当,如 2001 年
我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事件。
(二)突发事件发生作用的机制和风险传播过程
分析国外历次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可以发现,突发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是金融危机
的外因,市场内部的风险源是引发危机的内因。突发事件之所以能够对证券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是因为市场内部潜在的风险源被突发事件激活,并且通过市场风险传导机制在短时间里迅速扩
散,最终引发系统风险,这就是突发事件触发金融危机最基本的机制,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用”这一辩证法基本规律在金融危机的体现。
1、主要的风险源
证券市场内部的风险源是指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从而易受突发事件破坏的市场构成要素,主
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高负债投资者(高杠杆投资者);(2)资金融出者;(3)价值被高估的
证券;(4)受突发事件严重影响的上市公司;(5)在突发事件爆发前已陷入经营危机的证券经营
机构;(6)风险控制力较差或有缺陷的交易制度;(7)错配的对冲组合;(8)市场技术体系和基
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以及证券经营机构密集的地区。
2、风险传导过程和风险传导机制的主要构件
从金融风险传导的基本过程来看,首先是风险被引爆,这就需要引爆器;其次是风险沿着一
定途径传播和扩散;第三是风险被放大。因此,风险传导机制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作为风
险引爆器的“羊群”效应。投资大众对突发事件做出过度反应,大量抛售证券引发市场在短时间
里急速下跌,拉开了金融危机的序幕,所以是风险传播的引爆器;(2)风险传播途径有四个:其
一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市场参与者被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所形成的资金链
(网)捆绑在一起,当市场在突发事件的冲击下大跌时,风险承受力较差的参与者首先受到损失
而无法偿还债务,就累及了与之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其他参与者而形成链式反应,是风险在市场参
与者之间传播的基本途径。其二是固定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最典
证券市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