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豪门--四川大邑刘氏家族
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西南--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大地上,曾出现个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刘姓大族,他们割据四川,把持四川军政大权达数十年之久,甚至利用手中的军队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进行抗衡,俨然成为四川的皇帝。正是这个家族,产生了一位被共产党称之为"抗日的积极分子"的国民党抗日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长的刘文辉;也正是这个家族,还产生了一位臭名昭著的大恶霸地主刘文彩。这个宗族,就是被誉为天府豪门的四川大邑刘氏家族。
大邑刘氏的形成
位于成都平原上的四川大邑,是一个土地肥沃,水秀山青的好地方。
大邑刘氏产生的历史并不早。据族谱记载,刘氏原籍安徽徽州,是在清朝初年才移民进入四川的。
刘氏来到四川后,最初在四川省名山县落脚,后又迁到大邑县。迁到大邑县安仁镇开基的始祖名叫刘应良。刘应良的独生子刘朝怀与安仁乡民胡荣贵的独生女成亲,入赘胡家,生子刘芳伯。传五代之后,刘家子孙繁荣昌盛,而胡家却人丁单薄,因此当地人就把刘家聚居的"胡子墩"改名这"刘子墩"。此后,刘家就世代居住在大邑,以耕读为生。
在最初的200年中,刘氏家族一直是个很普通的族姓,从未产生过什么特别有名的显赫人物。直到公元19世纪中叶,大邑刘氏"宗"字派中产生了一个叫刘宗贤的人物,家族才开始兴旺起来。
刘宗贤是大邑刘氏开基始祖刘应良的第7代孙,也就是刘芳伯的第五世孙。刘芳伯的孙子名叫刘智,刘智的儿子刘仕识,刘仕识生男刘宗贤。他年轻时刻苦攻读,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为刘氏宗族争光。最后,他虽然没有中举,只成为一名监生,但已是当地最有学问的人,因而被乡里尊为举人,被族中推为族长,成了地方上的名士,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据说,当时刘姓族中或邻近乡间无论发什么争端,或者有什么重大庆典,人们都总要请刘宗贤来出面主持。刘为人倒也刚毅果敢,公正无私,遇有争端,往往也都能一言而决。久而久之,刘宗贤的名声更传遍全县,被人们称之为"生佛"。
刘宗贤娶妻陈氏,生了3个儿了: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
刘宗贤长子刘公晶只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文中。刘文中又生了4个儿子:刘元毕、刘元争、刘元玉、刘元都。刘公晶的一支在大邑刘氏中是最弱的一房,他的子孙大都平淡无闻。
刘宗贤第二子刘公敬一支则比较兴旺。刘公敬,字玉麟,曾中过武举,是当地的一位名人。他生有4个儿子:刘文纲、刘文郁、刘文福、刘文礼。其中,又以长子刘文纲一支最为兴旺。刘文纲专营贩谷生意,后来发展到有水田40余亩。
刘文纲也生了3个儿子:长子刘湘,本名刘元勋,字甫澄;次子刘元树,字成章;三子刘元职,又名刘谦益,字自强。
刘宗贤的小儿子刘公赞,一生多子多福,共有6个儿子,分别叫刘文渊、刘文远、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在大邑刘氏中,刘公赞一房是为兴旺发达。
大邑刘氏传到第九代刘文辉和第十代刘湘叔侄时,家族崛起于世,盛极一时,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显赫的刘氏家族。
刘湘与大邑刘氏的崛起
刘湘不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是大邑刘氏成为中国近代望族的大功臣。
与历史上大多数刘氏名流的成功之路不同,刘湘的成功不是通过读书科举,而是通过入伍当兵。而近代四川历史的特殊情况,正好为刘湘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刘湘(1889--1938年),谱名刘元勋,字
大邑刘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