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 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_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四月提纲”发表后 : 材料中的“一堵墙”是指沙皇的专制统治,在俄国十月革命前期的“二月革命”中,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此不符。答案: ,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束专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因此A项不正确;B项是十月革命的意义;C项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答案: D3.“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四月提纲”确立的行动纲领是和平夺权,所以B项错误,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是在七月事件后的十月革命。D项是十月革命运动后,不是“四月提纲”后。A项是革命行动或纲领的作用,不是革命纲领的内容,故答案选C项。答案: 、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 )A.“四月提纲”: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这是由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折点。答案: ,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B.“四月提纲”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希望能和平过渡;七月事件发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答案: 。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历史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A.①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军队B.②处提出革命途径必须是武力夺权目标C.③处之后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D.④处之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和军队;“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和平夺权目标;七月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工兵苏维埃进行镇压;故A、B两项和C项均错误。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是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 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1920809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8-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