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改革
在二战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合国,风雨兼程,已经走过了它颇为艰难曲折而又熠熠生辉的60多年。当今的国际情势与60多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联合国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也与60多年前大不相同了。倘欲使联合国固有体制与时俱进,能适应21世纪的时代要求;倘欲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的作用及效力,那么,改革就成为必经之路!因此我方的观点是:联合国改革利大于弊。
下面,我方将从理论层面、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分别阐述我方观点。首先由我从理论层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从20世纪后半期以来,来自会员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增多,尤其是80年代联合国财政危机加剧,促使它进一步加强了改革的力度,第五任和第六任秘书长都在不同程度上就改组秘书处、调整维和行动等方面采取过部分措施。建立“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是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国际法和联合国所面临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组建高级别小组以对联合国改革提出建议。从伊拉克战争所导致的国际法“危机”,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国际法和联合国体制相对于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严重滞后性。现行的国际法和联合国现有的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的国际格局和国际社会防止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迫切愿望。这种建立在旧的国际关系基础上的国际法和联合国体制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联合国机构庞大、效率低下、财政拮据等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面对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战略和行动,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和法律措施。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其国家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逐步形成了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构想,因此伊拉克战争成为美国战略构想的第一个正真的“试验场”,是美国单边主义挑战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正真开始。第二,冷战结束后因宗教、种族、贫穷等原因造成的局部冲突和灾难增多,人道悲剧不断,人权的国际保护成为当务之急。然而,面对新形势,联合国却显得有些无力。当卢旺达的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相互屠杀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的时候,联合国却反应迟缓,未能阻止这一人道灾难的发生。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联合国的安全体制存在效率和效力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对国内冲突与人道灾难采取行动的合法性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人权与主权之间的冲突仍然困扰着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第三,面对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的贫穷、疾病和环境恶化等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国际社会虽有承诺,但缺乏促使承诺兑现的强力机制和行动。国际社会实践证明,贫穷、疾病和环境恶化之间不仅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它们同与安全密切相关,是滋生内战、恐怖主义和有组织跨国犯罪的土壤,是引起国家之间争端甚至战争的根源,但是,现行国法和联合国体制并没有将这些发展问题提到《联合国宪章》宗旨所决定的议事日程上去,更没有列入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责范围。综上可见,目前国际安全形式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等,相对于传统的安全领域,发展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这些事件证明,联合国的原有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客观形势发展对它提出的挑战,必须及时进行包括重新规定她的任务在内的多方面的改革。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
联合国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