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中南地质勘查院
湖北分院
于炳飞
2012年2月
简介
硕士学位: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学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资源与环境遥感)
导师:胡光道、赵鹏大(院士)
(地质)
专业偏差——》补地质知识(搞好工作的同时补地质知识)工作思路
讨论交流提纲
找矿的技术方法
找矿技术方法是泛指为了寻找矿产所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总称。
找矿技术方法实施的基本目的是获取矿化信息,并通过对矿化信息的评价研究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
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方法、工程技术方法五大类。各类方法对地质体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提取矿产可能存在的有关信息,并相互验证,以提高矿产的发现概率。
现今一个新地区的找矿,都是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方法取得信息,然后再做综合分析判断的。
遥感找矿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找矿方法,必须与地质学原理和野外地质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获得丰富可靠的资料和正确的结论。
遥感找矿的技术路线是以成矿理论为指导,以遥感物理为基础,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解译以及遥感信息地面成矿模式的研究,同时配合野外地质调查及验证和室内样品分析,以保证遥感找矿的有效性。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迄今为止遥感方法并不是一种直接的找矿方法,其获取的信息多是间接的矿化信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必须与其它找矿方法相配合,才能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
遥感找矿法
遥感找矿的趋势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推进地质科研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遥感技术是对地观测的高新技术,加快其在地质工作的应用,是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从技术层面上讲,遥感找矿的趋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遥感找矿地域的扩展。从陆地向海洋,如海上找石油;从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向人口稀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如西藏找矿。这为遥感技术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2)遥感找矿应用领域的扩大。过去找矿只注重资源量的增加。新时期的找矿要将资源量的增加与环境的保护和灾害的治理结合起来。这就为遥感技术在找矿中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
(3)找矿的全球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找矿不仅限于国内找矿,还涉及到迈出国门找石油、天然气、铀和多金属矿产等矿产。卫星遥感技术具有不受国界限制的技术优势,在全球化找矿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外星找矿探索。我国的探月计划正在实施,火星探测也在考虑,必然会涉及外星找矿的问题。在外星找矿探索中,遥感技术更具有迄今任何技术无法取代的独特技术优势。这也为遥感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概述
1957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的半世纪,揭开了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通信网络的新时代。地理数据的采集趋向于全球化,从而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全球变化的研究所需要的准同步观测成为现实。本世纪末,人造卫星总数已超过3000颗,其中遥感卫星超过500颗,地面遥感卫星接收站大约30-40个。高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商品化遥感影象地面分辨率达到米级,雷达图像实现了多波段多极化,全天候观测,遥感采集的数据极大丰富,的数据传输速率100至1000倍, II。
遥感信息系统
遥感是一种远离目标,通过非直接接触而判定、测量并分析目标性质的技术。
对目标进行信息采集主要是利用了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此外重力和磁也作为信息采集手段而加以利用,这些都包含在广义的遥感之中。
接收从目标中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装置叫作遥感器(remote sensor),照相机及扫描仪等即属于此类。此外,搭载这些遥感器的移动体叫做遥感平台(platform),如现在使用的飞机及人造卫星等。
狭义遥感---主要指的是空间对地的遥感。即在离开地面的平台上(包括卫星、飞机、气球、高塔等)装上遥感仪器,对地面进行探测。它主要以电磁波为媒介,包括从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的范围。换句话说,狭义遥感是把遥感作为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的一个立体观测系统。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
广义遥感---包括空对地、地对空、空对空遥感。它不仅把整个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作为研究对象(地球遥感),而且把探测范围扩大到地球以外的日地空间(宇宙遥感)。从遥感利用的媒介来看,广义遥感包括:电磁波遥感(光、热、无线电波),力场遥感(重力、磁力);声波遥感;地震波遥感。
地质年会交流-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